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文化与艺术 > 黄梅戏天仙配词徐代泉音乐工作者的旋律之韵

黄梅戏天仙配词徐代泉音乐工作者的旋律之韵

徐代泉,庐剧音乐的忠实传承者,他的童年与庐剧的旋律交织在一起。1958年,他凭借出色的二胡技艺和《良宵》的独奏获得了安徽省艺校的入学资格。在那里,他深造三年,精通庐剧音乐,并学会了作曲。他自认为对庐剧的了解和热爱远超黄梅戏,当时他的同学中只有他坚持不懈地学习,而其他人都放弃了。不过,就在他即将毕业准备展现才华的时候,学校突然宣布撤销庐剧专业。虽然何合浓被分配到庐剧团,而徐代泉则留校从事教学,但学校领导解释说,他们是为了为庐剧种下一颗种子。然而,这颗种子没有机会生根发芽。

经过30多年的等待,1993年省艺校终于招收了一个新的庐剧班。但这段时间里,徐代泉一直感到无用武之地,只能决定转向黄梅戏。此时,由于黄梅戏与庾克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加上他急切要掌握新技能,所以徐代泉采取了一条笨拙但有效的手段——与黄梅戏表演班学生一起上唱腔课。当老师教授唱腔时,他一边听,一边记谱,因为他的功夫异常扎实,因此比十几岁的小孩还快学到东西,最终成为编写艺术学院黄梅戏教学曲目的主要作者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过艰苦卓绝的创作生活,有时候会连续七八天都无法找到感觉,即便如此仍旧全身心投入工作。那样的状态让人坐卧难安,有时候写悲歌时自己也会因为情感波动而流泪,不禁陷入狂乱。而当作品完成后,再次聆听那些美妙的声音,那份满足感也是难以言喻。

徐代泉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三大成就:教学、创作以及研究。他不仅担任教职,也是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即使退休依然忙碌至极。在创作方面,不仅有电视和舞台作品,还曾为60多部教学影片撰写音乐,每一种皆涉及不同类型如京剧、泗州花鼓灯等。在研究领域,他参与国家重点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副主编,并成功主编“泗州戲”、“安慶弹腔”部分,获得重要奖项。

谈及安徽地区著名的黄梅戏电视影视作品,无论是《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啼笑因缘》、《二月》、《潘张玉良》或《祝福》,几乎所有这些都是由他亲手谱写,或合作完成。这位65岁高龄却依然活跃的人物,在退休后继续担任中国戲曲學院、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为未来的艺术世代开辟道路。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文化与艺术 丹顶鹤在明朝那...
我发现丹顶鹤的象征意义与日益攀升的希望紧密相连。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丹顶鹤被视作一等文禽。明朝和清朝时期,它们赋予了这只鸟忠诚、正直、高尚品德的一面。...
宋朝文化与艺术 刘伯温指点下的...
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的光辉篇章 神宗朱翊钧,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八月,北京人。隆庆二年(1568年)二月,被册封为太子。隆庆六年(157...
宋朝文化与艺术 动漫文化中的魔...
在现代社会,动漫文化已不再是某些人眼中的“儿童玩物”,而是一个跨越年龄、地域和职业的全球化现象。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主题内容,吸引了无数追随者的心...
宋朝文化与艺术 徐祯卿吴中诗冠...
徐祯卿:吴中诗冠,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篇章 在悠久的中华大地上,有一位文学家,他以才华横溢、文采飞扬,在当时被誉为“吴中诗冠”。他的名字叫徐祯卿,字昌谷,...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