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四小名旦中的京剧史论研究者周桓
在20世纪40年代,周桓先生踏上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工程学校相交的道路,这段经历为他未来在军委技术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6年,他结束了作为一名官员的职业生涯,并投身于北京市文化局,从此开始了一段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戏剧征程。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周桓先生以他的勤勉和热情,为戏剧世界贡献了无数宝贵的作品,其中包括深入浅出的剧本、富有洞察力的戏剧理论分析、精辟细腻的剧评,以及对戏曲艺术家们生平故事的专访记录。
其中,他执笔完成了《菊海竞渡——李万春回忆录》,这不仅是对一位传奇人物生平的一次深刻探究,也是一篇充满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小说。除此之外,他还发表了《梨园快语》、《小生隽杰叶盛兰》等文章,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京剧艺术的大爱,对于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也反映出他对于艺术家的敬仰和支持。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周桓先生还是组织过多次专场演出和纪念活动,以庆祝戏曲界中一些重要人物或事件。这份热忱让他在戏曲界树立起了一席之地,被誉为“离而不休的老人”和“梨园孺子牛”,这两种称号分别象征着他的终身奉献精神以及对京剧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无尽追求与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