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跪行清朝皇陵向明太祖的遗址致敬的谦卑姿态
康熙帝六次谒明孝陵:缅怀朱元璋的治世之盛与历史的深情
康熙作为清朝皇帝,为何会向朱元璋的陵墓下跪行礼呢?
去过南京明孝陵的人,都会发现朱元璋的墓前,立着一块大石碑。石碑上,写着4个大字:治隆唐宋。这4个字的意思就是,朱元璋对国家的治理,胜过唐宋。唐宋盛世,闻名历史,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整顿吏治,反贪打虎,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更胜于唐宋盛世。如此赞誉,不是别人,是康熙皇帝。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钟山旅游风景区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大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告示,是清宣统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以六国文字刻着“治隆唐宋”四个金字,这是康熙皇帝南巡谒明孝陵时所题,用意为明太祖功业胜过了唐宗宋祖。
为了永远纪念太祖高皇帝,有规定每岁圣旦、正旦、中秋节和冬至祭祀,以及忌辰酒果行香,还设祠祭署专司其事。
早在康熙七年(1668年)四月二十一日,当康熙帝进行一次慰问活动时,他亲自前往并撰写了一篇祭文:“自古历代帝王继天立极,其功德并隆……我受先帝之传位兢兢业业,为民亲政。”他表达了自己继承好历朝历代好的典章,并希望能像洪武那样建功立业,以此来维护国家稳定和繁荣。
第二次访问是在1689年的二月份,在此期间,他不仅再次亲自祭奠,而且还赏赐守灵者。此外,他又派遣兵部尚书席尔达进行仪式,并指示内阁:“洪武乃为一代创业君”,他要求亲自前往敬献,因此他的车驾继续前往。在那里,他率领诸位官员敬献,然后返回途中经过故宫,但见其荒废破败,便作《过金陵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第三次访问发生在1693年,当时他命令直郡王和诚郡王等人前往修复殿内,并确保御碑悬挂可永久保存。他还特别指示将“治隆唐宋”的御书悬挂殿顶,以纪念这段伟大的历史。
第四次访问发生在1705年的春季,那一年他第五度到访南京城。当时,他派遣尚书徐潮进行仪式,并表示尊重和钦佩过去汉族领导者的成就。他还带领诸多臣子进入坟墓,对这些行为表示感激之情,同时强调这些都是出于他的敬心而非由其他原因所致。
最后一次访问是在1707年的春季,那一年他第六度到访,也是最后一次参拜。在这次访问中,他继续展示对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的一种深切尊重以及无私的情感投入。这也体现了他的胸襟宽广和政治手腕精细,因为通过这种方式,与汉族人民建立联系,可以帮助巩固满清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