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他曾是皇帝今宵却沦为阶下囚反复品尝狗洞之食
唐朝的光辉被云雾缭绕,乾宁五年,朱全忠夺取了东都洛阳,天地间出现了巨大的变局。李茂贞、韩建和李克用虽然在短暂的时刻结成了一同对抗之盟,但他们更愿意让唐昭宗回到长安,不是为了避免他落入朱全忠之手,而是因为他们害怕若不如此,便会失去抵御异己势力的机会。在乾宁五年的八月,一位被迫流离失所的君主——唐昭宗,从华州返回到了他的旧都长安,同时宣布着一场新的时代——“光化”的到来。
然而,此举并未能平息内心深处的矛盾与忧虑。宦官与朝臣之间早已积累了深厚的情仇,他们各怀鬼胎,在暗影中策划着权力的转移,以刘季述为首的一群宦官开始了他们的小命挣扎,企图废黜这位昔日尊贵者,将太子拥立于其位置。直至光化三年十一月,这个阴谋得以实施,唐昭宗被囚禁于少阳院,每日饭食通过墙脚小洞送进去,而宦官们则担心李克用、李茂贞、韩建等人将发动反扑,用朱全忠这个人的名义来掩饰自己的罪行。但事实上,这些牵连都是徒劳,因为朱全忠并不愚蠢,他选择了一条更加隐秘的手段,将那些参与此事的人一个接一个地除掉。
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当代人仍然无法摆脱困惑。当历史终于给予了一次喘息之机,在光化四年的某个时候,朱全忠决定恢复唐昭宗,并授予他新的称号——“天复”帝。大约是出于一种奇怪的心理感激或说是一种政治上的需要,让这位即将逝世的人皇任命自己为诸道兵马副元帅,并加封梁王,并赐予荣誉称号。此时,却已经无需再提及什么《杨柳词》和诗篇,只能让后人感慨那曾经的大唐帝国,如今已然走向尽头,其遗迹仅剩下千古悲怆与万代唏嘘。而这一切,都只因内忧外患,以及权力斗争中的牺牲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