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二帝的鸡蛋难题为什么皇帝们常常饿着肚子
清朝皇帝为什么吃不起鸡蛋?原来内务府的花费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惊人。咸丰年间,内务府每年的支出仅40余万两,同治初年,每年应放各款为十万至100余万两不等,而光绪中后期,每年实支银为143万两。到了光绪末叶,内务府每年的开支已达295.2万余两。
尽管慈禧太后的排场大、花钱多,但整个皇宫一年在15万两银子左右用于食物,其中包括每月3万多斤猪肉、800多斤猪油和4000多只鸡鸭等。这意味着鸡蛋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据统计,一斤猪肉能买到300个鸡蛋,所以即便是内务府的太监们,也无需在鸡蛋上做过度的花账。
此外,还有传言指出乾隆时期一个鸡蛋要价十金,而被问及的人却声称自己早晨吃四个,这让乾隆感到惊讶。他解释说,他吃的是残破或不合格的鸡蛋,因此他才能负担得起。而实际上,即使是最普通的市场价格,一枚银元也可以换取1670个制钱,大约相当于500个新鲜的大白鹅卵。
因此,即便是清朝皇帝,他们也不可能因为经济原因而“饿”着肚子吃不起鸡蛋。这背后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不同层级人群生活水平差异的一个侧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