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唐朝浪漫英雄
唐肃宗简介
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载(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早年的经历
出生于京都长安东宫之别殿,初名李嗣升。其生母杨知庆出身于弘农杨氏,是关陇地区的名门望族。在他出生的前一年,他的父亲与杨氏成婚,但由于太平公主可能会借题发挥,他们担心他会像隋文帝时太子杨勇或唐太宗时太子李承乾那样,因为女色而难以当大任,因此没有施行堕胎药。尽管如此,他并没有能够与生母生活在一起,因为她仅是太子姬妾,而太子妃则是后来做了玄宗皇后的王氏。
储君之路
开元三年(715年),他的次兄被册立为皇太子。他五岁被拜为安西大都护,并受命遥领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每设副使。他所任职事只系遥领,并不出阁就职,从此开启了诸王遥领节度使之例。他有幸由贺知章等名士为侍读,其文化知识和素养提高很快。
艰难储君
天宝三载(744年),又更名绍。从被推上前台的那一刻起,他就被显而易见的威胁所包围。这包括宰相对他的打击,以及朝廷上的议论和猜测。在这段时间里,他虽然心情抑郁,但这是他一生中最为稳定的时期。这期间,由于宰相对他的打击还未能严重到危及其地位程度,对册立皇太子的议论也暂时减少了。
风波迭起
韦坚事件发生之后,他极感恐惧,为逃脱自己与韦坚之间的干系,上表替自己辩解,并请求玄宗准许他们离婚,以表明“不以亲废法”。玄宗听任他与韦氏离婚,断绝了关系。这场危机通过谨慎处理,最终过去,只是共同生活多年的韦妃不得不从此削发为尼。而这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了宰相李林甫的大量株连,不得善终直到天宝十一载(752年)去世才告结束。
总结
作为唐朝浪漫英雄之一,唐肃宗面临着无数挑战和困境,但始终保持着冷静和理智,最终成为了一位成功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