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女黄梅戏徐代泉的音乐传奇
他的家乡流行唱庐剧,他在童年时期便深受庐剧的音乐魅力所吸引,长大后他以其精湛的二胡技艺和对庐剧音乐的热爱,在1958年考入了安徽省艺术学校。三年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对庐剧音乐了如指掌,并逐渐学会了作曲。他曾说自己对庐剧的了解和喜爱远远超过黄梅戏,当初他的同学们都放弃学业,只有他坚持不懈,渴望为庐剧文化做出贡献。但就在他即将毕业并准备展现自己的才华之际,学校突然宣布撤销庐剧专业,这让他感到迷惑不解。
然而,学校领导给出的理由却让徐代泉接受:他们希望培养一个能够为庐剧留下种子的人才。尽管这个计划没有机会成熟,但它激励着徐代泉转向另一个领域——黄梅戏。在这条新的道路上,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庐剧与黄梅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徐代泉采取了一种创新的方法:与黄梅戏表演班的学生一起学习唱腔课。这一策略奏效了,他比那些十几岁的小朋友更快地掌握了知识,不久之后,他几乎独自一人完成了所有黄梅戏教学曲目的编写工作。
从事这一职业并不轻松,它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在创作过程中,有时候会陷入长达数周甚至数月的心理挣扎,一旦作品完成,那种满足感则难以用言语形容。当演员录制完毕后,再次聆听那些旋律时,那份陶醉之情也难以用语言描述。徐代泉的一生被分为三部分:教学、创作以及研究。他不仅是中国多个大学教授,也是许多电视舞台剧中的音乐作者,同时还参与过国家级科研项目,为中国戏曲集成贡献了一份力量。
至于安徽省的地道黄梅戏音乐电视片,没有人能忽视他的杰出贡献。他是一位多产而又卓越的作曲家,以《桃花扇》、《半把剪刀》等著名作品赢得人们青睐。现在虽然已经65岁高龄,但仍然担任客座教授职务,是中国戲曲学院、安徽大學藝術學院的一員,不断传承着对戲曲音樂藝術的热爱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