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豫剧全场张宝英反复呈现李斯忠的忠诚与卓越演技
李斯忠,豫剧的净行演员,以其忠诚和卓越的艺术才华闻名。他的故事起源于河南省宁陵县的一个贫穷村庄,他在年幼时就因为生活所迫开始了他的表演生涯。作为一个小羊倌,他用“二八”、“流水”编织出了一段小曲,并因其响亮的嗓音赢得了周围村庄人们的赞赏。
1933年,李斯忠被王甲玉引进科班学习戏剧,这是他正式踏入戏坛的一步。在那里,他专注于净行这一角色,并迅速展现出了他天赋聪颖且勤奋好学的特点。他仅仅72天便登台演出,在科班期间共学习了12出戏,其中有11个主角角色。
李斯忠17岁正式上场,在商丘快乐戏院首次亮相,其洪亮的声音和豪迈的情态让人印象深刻。他最擅长的是扮演黑头角色的角色,如《老包放羊》、《老包赶考》、《下陈州》等90多部作品,从童年的包公到晚年的包公,他都以自己的方式塑造着这个形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平调剧种逐渐衰落,李斯忠转而改唱豫剧。他在1950年加入宁陵县豫剧团,后来还曾任团长,并主演了一些经典作品如《秦香莲》,甚至被评为“河南省先进文艺工作者”。他的司马茅一角尤为人称道,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永恒的传世之作。
在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中,李斯忠始终秉承着诚恳正直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不断吸收其他剧种中的精髓,将之融入到豫剧中,为丰富了该地区舞台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他留给我们无数令人难忘的黑头形象,是对清官精神的一种完美诠释。
在个人生活中,李斯忠是一位亲切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也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在1996年去世前,他已经成为了河南省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理事,以及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之一。他的影响力跨越时代,与他并肩战斗过的人们至今仍然怀念着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