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典章环球新军事的旗帜升起者
王典章: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
王典章(1865—1943),字幼农,以字行,三原县马额镇魏回村人,原陕西省政府委员。他的生活轨迹如同一部历史长卷,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一个人的坚持与贡献。
少年时期的王典章曾受业于刘古愚、柏子俊,这两位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化教育家。16岁中秀才后,他又在刘古愚、柏子俊门下深造,这对他将来的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政治生涯中,王典章曾任过多个职务,如布政使署文案、直隶州知县、新宁知县等。他还曾担任四川军事调处工作,对粮饷筹措有所作为。在“保路运动”期间,他拒绝做四川都督,而是选择继续服务于地方,为维护社会稳定尽力而为。
1914年至1917年间,王典章先后在广东高雷道道尹和广东粤海道尹一职上履新。在这段时间里,他整肃吏风除暴安良,被誉为“威信过人”。康有为赞扬他:“临莅高雷,威惠流闻,我泽如春。”
1921年至1932年间,王典章历任江苏赈灾总办、沪宁铁路税务总局总办等职。他不仅严厉打击腐败,还致力于教育救国,在西安创办《植本小学》,教育贫困儿童。这所学校至今仍存在,并被称为前卫小学,其创建之初立下的《植本小学记》碑,是对其善举仁德的一种纪念。
除了政治和教育事业以外,王典章还是一位书画收藏家。他收集了一批珍贵文物,如马远《深山虎啸图》等,有心捐献给国家。解放后,由他的子孙捐献给国家,其中经办人包括他的八子王念祖和长孙王德长。
此外,他还与于右任先生共同创办了西北第一家电影院——民光电影院。此外,他还是书法大家,在西安不少旅游景点及寺庙留下了墨宝。
1943年8月17日,当年的抗战刚刚结束,一代伟人的生命也随着结束,但他的精神遗产依然激励着后来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