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智库郭钦光的坚守之心
郭钦光,海南省文昌市龙马乡尾搪村人,1896年出生。他的父亲名为诗祝,母亲是陈氏,他的妻子也是陈氏,还有一个姐和两个哥。他聪明伶俐,从小就能说会道,为家中所宠爱。由于父兄勤劳耕作而省下钱来,他得以进入私塾学习。后来他跟随当地教师的舅父陈宜得学习,并在12岁时到抱罗市的罗峰高小就读。在1912年他的父亲去世后,他与兄长书燕相依为命。
1913年,郭钦光考入广州初级师范学校深造。在那里,他不仅学业优秀,而且积极参与反对卖国行为的活动。当袁世凯称帝并签订了二十一条约时,郭钦光义愤填膺,在广州市东园组织了一次国耻大会,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行径并号召大家同仇敌忾。
毕业后,郭钦光回到故乡务生小学任教期间,大力提倡男女平等,并发起剪短发运动。他还资助儿子的教育,并在1917年夏天入北京大学读文科预科。但就在他奋斗之际,当地学生爆发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郭钦光因激情洋溢的情感而被打伤,最终在法国医院抢救无效逝世。
郭钦光的牺牲激励了全国学生,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他的事迹影响深远,被誉为五四运动中的先烈,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忘怀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