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拉郎配中的徐代泉音乐工作者也非等闲
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工作者,以其在庐剧领域的扎实功底和深厚感情,曾是安徽省艺校的一名学生。1958年,他凭借卓越的二胡技巧,被录取至该校学习庐剧音乐,并在那里坚持三年,不仅学会了作曲,还对庐剧情感深厚。他曾说自己对庐剧的了解和喜爱远超过了黄梅戏,但就在他即将毕业并准备投身庐剧事业时,学校突然撤销了庐剧专业。尽管如此,学校领导决定留下他作为未来庐剧艺术发展的种子,这让他感到既迷惑又心服。
然而,在接下来30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未能将这份热情付诸实践,只能转向学习黄梅戏。在此过程中,他采取了一种不寻常的方法——与黄梅戏表演班的学生一起上唱腔课,从而迅速掌握了这一新的领域。他的努力最终导致他成为编写大部分黄梅戏教学曲目的主要作曲家之一。
徐代泉一生致力于教学、创作和研究工作。他不仅在本地担任教师,也是中国戏曲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一直到退休都未停止过教书。此外,他还为60多部教学用剧目创作过音乐,并涉猎多种不同的京派传统,如京劇、泗州戲、淮北梆子等。他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在《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项目中担任副主编,并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
作为一位著名的黄梅戏电视剧作曲家,徐代泉以其作品如《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啼笑因缘》、《二月》、《潘张玉良》、《祝福》的丰富内容赢得广泛赞誉。在65岁高龄仍然活跃于学术界,他继续担任中国戲曲學院和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为后来的年轻人传授知识并推动艺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