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桂枝黄梅戏天仙配词中的旦行演员
在一个偏远的村庄,许桂枝走进了黄梅戏艺术的大门。她的故事并非家传,而是从小受到周围乡邻的影响。她没事就爱哼几句黄梅小调,这种习惯很快变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一发不可收拾。
1970年7月,当时正值黄梅戏艺术处于低潮的时候,许桂枝义无返顾地考入了县级的黄梅戏剧团。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地方,但她没有放弃。通过自身的辛苦努力,她很快成为舞台上一个小有名气的演员。由于她的唱腔优美、台风大方、表演突出,被当地百姓赞誉为“桐城小花”。
尽管被省市级剧团多次看中,有机会走向城市,但许桂枝选择留下。她说:“不是没有动过心,但仔细想想,黄梅戏的根就在这里,如果大家都选择了离开,“感觉有点对不起严凤英大师”。”她清楚记得,那一次在桐城挂镇乡的一个村子里演出的停电事件,让她深刻体会到台下群众对于她的期待与回报。
岁月流转,她已经可以申请退休,但是许桂枝说:“我离不开黄梅戏,离不开基层群众。”2005年起,她主动当起团里的年轻演员启蒙老师,一字一句传授演唱技巧。
在这段时间里,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点: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要有才华,更要有责任感和担当。在这个过程中,许桂枝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天仙配词”,而她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