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朝代历史时间图表中明末降将如同牛毛般多但为何只有吴三桂一人遭到如此深远的痛恨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入北京,当时在宁远的辽东总兵吴三桂接到命令,准备发兵保卫京城。部队行至山海关之时,就接到了崇祯皇帝自缢的消息。此时的吴三桂是真正的应了一句俗语“前有猛虎,后有追兵。”前面是李自成的义军拦路,后面是多尔衮的清军追击,无论面对谁,吴三桂都是无力一战。
于是降或死,这是一个问题,不过还在李自成抬了吴三桂一手,杀了吴三桂全家,夺了爱妾陈圆圆,吴三桂必须报仇,要报仇自然是死不得,所以只有降清这条路了。于是吴三桂就此背上了汉奸的千古骂名。不过明末时候投降清廷的人是很多,如洪承畴、祖大寿、耿精忠、尚之喜以及范文正等等,这个范文正是特别注意一下,他作为谋臣对于明朝太熟悉,一路指导八旗杀入关内。如此多贰臣为什么偏偏是吴三桂最受人唾弃呢?
其实随着封建政权逐步瓦解,文化思想也得到了很大的解放,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信仰某种观点,而开始更加开放和客观地去分析历史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考古学和文献研究来探索过去,从而找到历史事件和人物更真实的一面的答案。
曹操就是一个被不断重新评价的人物,从乱臣贼子成功翻身为乱世枭雄。他在《史记》中的形象与《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中的形象截然不同。这说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即使是一位相同的人物,其形象也会因为人们对其所知晓的情况和情感反应而产生差异。
杜牧提到的铜雀春深锁二乔,也许只是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分,但它却让我们思考:是否所有关于美人的描述都符合事实?或者说,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从现实出发去理解这些故事?
再说来看待的是王羲之,他写下的字体流传千古,被誉为书法艺术中的极品。但他的政治行为也让他成为了一位复杂的人物。这样看来,对于任何人物,我们都应该全面了解他们,同时也不要忘记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
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说,有些事情可能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真相,只能根据已有的资料去推测。而且有些事情并不是单纯的事实,它们包含着时代背景、个人情感以及社会价值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去评价一个人呢?
最后,让我问你,你认为是什么因素导致人们对于同样身份(明末降将)的不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