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历代帝王的味蕾如何激发中华饮食文化的辉煌图
张居正的食欲与权力:万历年间首辅的“壮阳”之旅(图)
在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不仅好色,还有正式编制的姨太太达七位之多,包括众多的姬妾和长期、短期的伴侣。为了满足性欲和旺盛的荷尔蒙,他自然要吃各种能够壮阳的事物。食与色在他这里达到了高度一致。
据明代文人王世贞记载,当时戚继光守登州,为此专门指派渔民捕获一种名叫“腌肭脐”的海兽,即俗谓海狗肾,将其定期送往北京给张居正煲汤喝。一旦饮用这种汤,张江陵会感受到奇热攻心、阳亢无比。在风雪寒冬天气里,他甚至连帽子都戴不住,因此官员们效仿他的做法,一律光头,这成为了万历年间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这样的荒诞故事,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官员确实擅长吃东西,以至于被请客或宴会时,他们总能成为主桌上的重要人物。这使得他们嘴巴越来越刁,舌头越来越灵,胃口越来越大,同时品味也随之提升,使得厨师的手艺也跟着精益求精、登峰造极。
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提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士夫从京师买了一位妾,她自称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上人的助手,但她实际上只负责切葱丝。当她的主人问她为何不能自己烹饪时,她回答说:“我只是负责切葱丝。”可以想象,那时候太师府的大厨可能就有几百号人,是相当于一个营级建制。
清人梁章钜则讲述了年羹尧曾经的一个小插曲,当时他被贬为杭州将军后,其姬妾都散去,只剩下一位专司饮馔的小厮。他向秀才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只能准备一种小炒肉,每次将前一日晚上的食单呈进,而秀才试图模仿,却因为无法购买高质量肉类而失败。最后,小厮成功地通过节省下来的一只肥猪,从村里的赛神会中获得了一只全猪,用以制作佳肴,这让秀才惊叹不已。
这些故事反映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也许恰恰是由那些能吃、好吃、善吃、懂吃的人群推动而成?如果要评功摆好的话,不知道这些拥有善吃之嘴、善品之舌、善纳之胃、善排之肛的人,是不是该算中华美食走向世界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