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与隋炀帝的辉煌足迹朱瞻基时期明朝对外探索之旅
在明成祖时期,为了促进与海外国家的贸易文化交流,明朝建立了一系列机构,如旧港宣慰司、满剌加外府、苏门答腊官厂等。然而,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并未能够持续发展,因为自仁宗以后,明朝对远洋探险的兴趣逐渐减少。宣德朝之后,海帆不再远航,这导致了中国与欧洲之间初步接触发生在东南亚,而非印度洋。如果没有海禁政策和中国航海事业的衰退,那么中国人可能会更早些时候与欧洲殖民者接触。在这种情况下,不同文明圈之间可能会有更多交融和互动。
朱瞻基登基后,周边国家如哈密回回、满剌撒丁、占城、琉球中山及爪哇等多国不断派遣使团来朝贡于明朝。为此,在宣德五年(1431年),朱瞻基命令郑和出发进行新的海外之旅。这次航行是郑和最后一次前往西方,他带领舰队返回后不久便去世。随后的船队由王景弘率领返航,并在1433年7月22日抵达南京。这次出征共计27550人,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除了这些,大约在这时,一位名为洪保的大臣从古里前往麦加,而王景弘则带着一部分舰队到达苏门答腊和爪哇。此外,还有来自南洋、波斯湾及东北非洲15个使团前来北京向皇帝表示忠诚。
至于安南政策,由于黎利领导芒族人的反叛,使得官方军队屡次失败。在这个时候,有人请求朱瞻基重新立陈氏继承者为安南国王,但考虑到国内疲惫以及远征无益,朱瞻基决定支持黎利,并册封他为安南国王。此举导致了黎利篡夺陈暠之位自立,但最终还是被册封,并且继续保持对大明帝国的朝贡关系,从而维持了两国间稳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