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君主朱瞻基在漠北地区的治理如同春风拂过万物让寸草也生繁荣昌盛
明宣宗在位时期,北方边境呈现出一片相对平静的景象。这份暂时的宁静得以实现,是因为阿鲁台在东蒙古人的领导地位遭到了明成祖五次征讨的破坏。随后,部落领袖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到朱棣驾崩之际,阿鲁台已然衰败,因为瓦剌人在脱懽(1439年或1440年逝世)的领导下多次侵扰他的领土,从而迫使他向东迁移。在此过程中,蒙古联盟被分裂为两部分:阿鲁台领导东蒙古人,而脱懽则带领西面的瓦剌诸部落。双方持续不断地交战。在明仁宗、明宣宗统治期间,尽管每年都有纳贡使团前往北京,但由于阿鲁台权威不足,他无法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盟友。此外,由于他的无能,其下的兀良哈惕蒙古人获得了鼓舞,不断威胁中国边疆。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德三年(1428年)十月,当这些部队袭击中国领土时,恰好由明宣宗亲自率3千骑兵视察边防,并成功击退了这场 蒙古军队 的进攻。此后,对边防作出了调整,在开平卫之南建立了一些城镇,并在薛禄指挥下修建了防御工事。但是,这个决定后来被认为是一个严重错误,因为它暴露了数百英里的土地给敌人,同时也限制了明朝军队采取主动态势。
与此同时,在西面,即瓦剌方面,也正经历着强大的发展,最终在宣德六年(1431年)击败并杀死了阿鲁台,使得瓦剌成为了蒙古地区不可争议的支配力量。而之后,脱懽继续保持与明廷友好的关系。当他的儿子也先继承瓦剌领导权并试图扩张其影响力至蒙古腹地时,这种局势便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