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能南明灭亡之后的小朝廷遗民
我,刘国能(?-1641),陕西延安人,以闯塌天著称,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我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与朝廷抗争中度过,但最终我选择了效忠于朝廷。
早年,我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一起揭竿而起,攻打州府,迅速声名鹊起。崇祯三年,我带领部队渡河东进,进入山西,并连续攻破了畿南、河北的多个地区。崇祯六年冬,我攻入河南,再次深入湖广郧、襄地区,并且不断夺取县城。
然而,在崇祯七年的正月,我被迫退回汉南,被困于车箱峡之后,只好诈降才得以脱身。我重新举义旗,再次进入河南,对江北进行蹂躏,但很快就遭到了明军的讨伐。我避难于商洛山中,不久后,与李自成和其他起义军首领联合起来,从郧、襄向兴安、汉中的方向前进。
同年冬,我们又从荆、襄出发,与石柱宣抚使秦良玉手下的总兵秦翼明发生冲突。而在崇祯十年的冬季,我再次率领部队窥视潼关,因为巡抚孙传庭坚守严密,所以我们不得不撤退并转向南方挺进。在翌年的春季,我们直达江北,被明军多道邀击后,我们又返回黄陂,然后转而攻击河南,最终败给参将李春贵,但威胁到了开封。
此时,由于总理熊文灿受命剿灭反贼,而且由于我的威名,许多起义士兵对我有所惮慎。当熊文灿下达招降令时,有些人愿意归顺正统。我本来与张献忠有矛盾,因担心他会并吞我们的势力,因此决定接受招降。此外,一些战役失利也促使我改变立场。在崇祯十一年的正月里,我在随州正式投降,并请求成为左良玉麾下的士兵。这段时间内,即便是张献忠和罗汝才也曾一度投靠朝廷,但他们最后还是重返叛乱状态,而我则继续服从朝廷指挥,不再寻求独立行动。在崇祯十二年十二月,我参与左良玉的勤王之战,被授予副总兵职位。不久后,在四月份,与秦良玉共同会师南阳,击败了李万庆的力量,使其逃散至敌营。但是在秋天,当张献忠和罗汝才再次造反时,又一次被派往剿灭他们。
尽管最初我与李自成等人结为兄弟,但当我归顺朝廷之后,他们却对我怀恨在心。在崇祯十四年九月,一群主力包围叶县并进行四面猛烈攻击,当局势无法挽回之际,我被擒获。就在这危急之际,即使是我那故旧的朋友,也试图劝说:“若你是我故友,那为什么不投降?”但是我坚定地回答:“初期我们同为流寇,现在却成了官府的人,这何须复杂!”结果,最终因拒绝投敌而遭到处决。当这一消息传达到皇帝那里,他特颁诏语,加赠给我左都督职务,同时追谥特进荣禄大夫,并建庙纪念我的英勇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