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政治制度与变革 > 清朝GDP占世界13 却因闭关锁国落后

清朝GDP占世界13 却因闭关锁国落后

我们后人寻找清王朝灭亡的原因时,通常不离口的是那个王朝盲目自大、闭关锁国等等。无疑,这属于正确无比的话语。问题在于,自大、锁国之类也要讲资格,不是谁想自大就自大,谁愿锁国便锁国。比如夜郎国自大,至今遭人耻笑。清朝自傲、自大是有基础的。

    满族人在周朝时以ldquo;繁矢石弩rdquo;向中原王朝纳贡,那时并不自大,入主中原以后好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后来的所谓自大。滋生自大的情绪,是在清王朝彻底巩固了政权的时日,尤其出现所谓的ldquo;盛世rdquo;景象之后。这种自得情绪,在我们历史上不知被重复过多少次,并不是只有清朝如此。前秦的苻坚,攻城略地,功勋累累,统一了北方。自此以后,他颇为骄傲自得。当然,他的结局并不好,不仅身败名裂,死于非命,也毁弃了前秦的大好江山。

    自信、自得、自傲、自大本身,界限并不是特别分明,有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以不同的社会背景色彩浸润出它们相应的相异色调。满族人以一个军人数量、社会人口和疆域远远不及明朝,并且经济文化都谈不上发达的少数民族打败不可一世的汉族统治者,建立王朝并且做得稳稳当当,还出现了ldquo;盛世rdquo;,自大一下也是常情。我们通过指北针一事,也许可以猜测出康熙对中国南方的真实情感。康熙认为,人们之所以称罗盘之类的定向仪器为ldquo;指南针rdquo;而不称ldquo;指北针rdquo;,是ldquo;在北方,一切活动在凋萎,在衰亡rdquo;;ldquo;力量、精气和繁荣都在南方rdquo;(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这些话,说明康熙对自己的皇朝是很自负的。


    《康干盛世历史报告》有几个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自大得蔑视一切。一直到乾隆辞世的l8世纪末,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所占的份额仍超过整个欧洲5个百分点,大约相当英国的8倍,的6倍,日本的9倍。那时美国刚刚建国,不存在比较的基础。中国GDP在世界总份额中占到将近 1/3。这相当了得。今日的美国,以老大自居,它在世界GDP中所占份额不过30%。德国人贡德middot;弗兰克说,直到l9世纪之前,ldquo;作为中央之国的中国,不仅是东亚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rdquo;这个成绩是骄人的,足可以振奋自己的内心。

    任何一个有些成就,且又缺乏忧患意识的人,没有几个是清醒的。即使表面平静,胸中也难免涌动,自负自得,把别人看得愚蠢。国家亦如是,不仅仅一个清朝如此。明朝不仅嫌利玛窦绘制的《舆地全图》中国不居于世界中央,而且觉得把中国画得太小;清朝乾隆年间修的《清朝文献通考》认为ldquo;中土居大地之中,瀛海四环rdquo;。一个统治者是汉族人,一个统治者是少数民族,血统有异,精神却惊人的相同,骨子里都摆不脱点滴繁荣带来的自大。不独中国人如此,1756 到1763年间的七年战争英国取得胜利后,把没有国境的海洋世界作为自己要征服的物件。戈德史密斯曾用这样的诗句歌颂他的同胞:

桀骜不驯的目光,举止高傲,

我眼前走过了人类的统治者。

也就是说,英国人同样自傲。──但他们不封闭,一直关注外部世界,也一直寻找机会拓展新的空间。

    就清朝而言,从繁荣走入闭关是极容易的。说得直白一点,当时的繁荣,本身就是以小农自然经济为底子,关起门来过日子。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田赋而不是工商业的税收。比如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岁入总额为4850万蔖,其中田赋一项为3千万蔖,占总收入的63%;关税为450万蔖,只占总收入的 9%,在整个财政收入中处于微不足道的位置。因此清王朝认为ldquo;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rdquo;。马戛尔尼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日记中说,中国人ldquo;一切思想概念都出不去本国的范围hellip;hellip;他们的书上很少提到亚洲以外的地区。rdquo;实际而言,这是小农经济铸造的思想。

    世人常云: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烂灿文化的大国,工农业和文化都曾居于世界的前列,封建统治者形成了以ldquo;天朝rdquo;自居的狂妄骄傲心理,加上小农自然经济因素,必然对外界事物愚昧无知。但是,封建自然经济不是从清朝开始的,为什么以前中国能与国外频繁交往,清政府却不行?这不能不提到统治者对繁荣和封闭的理解。正是这种,使繁荣在缺乏忧患意识心态监控下散漫地发展。

    ldquo;繁荣rdquo;,如果缺乏了忧患意识的提醒,极容易走入闭关锁国。我们以平民之心揣测那时统治者之意,ldquo;闭关rdquo;绝不是为了失去繁荣,而恰是为了永保繁荣,为了长治久安。一般而言,穷困潦倒可以导致闭关锁国,因为切断和外界的联系之后,人们就要闭目塞听,ldquo;不知有汉rdquo;,不知道别人过怎样的日子,甚至会以为他人比自己惨得很,会以为ldquo;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受苦人rdquo;──于是人们安分守己,以手加额;繁荣富庶同样可以与闭关为伍,用金钟罩罩住一切,外来的撼动就无计可施,现有的一切就可以守住。没有正确忧患意识统率的ldquo;繁荣rdquo;可以导致自大,自大可以导致闭关,闭关可以导致愚昧,愚昧又进一步导致闭关。最后如鸡生蛋蛋又生鸡一样,搅在一处,成了一笔糊涂账,弄不清楚了。

    不过,清朝统治者也具有忧患意识,闭关锁国就是出于对自己统治权力的捍卫,就是出于对殖义势力的防御。然而这个忧患意识是幼稚的、破损的、病态的。他们使用的这种自卫,只能孤立自己,把中华民族隔绝在世界大势之外,会使我们自己根本不了解世界,误以为只有自己在前进在发展,不知道别人也在发展,落后了还不自知,别人打上门来才大惊失色。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输了脱了随意触...
失落的自由:深度探索内心世界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的期望和评价所困扰,不得不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输了脱了随意触摸内部位”,即不让自己...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明朝那些事儿听...
明朝那些事儿听书免费王更新:明朝宦官之所以能够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原因何在?是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与制度让他们有了这样的机会。我们知道,宦官一般被视为皇帝身...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明朝那些事儿石...
明朝那些事儿:石悦的逆袭与江湖风云 在一片繁花似锦的清晨,一个年轻人的身影出现在了古老的书店前。他的名字叫做石悦,是个文人墨客,他对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明朝怪事为什么...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朝无疑留下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怪事。这些怪事,不仅限于超自然事件,也包括一些未解之谜、奇特现象和神秘传说。那么,明朝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怪...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