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政治制度与变革 > 唐宋元明清后传古今游观建构的历史画卷(图)

唐宋元明清后传古今游观建构的历史画卷(图)

在清代宫廷风俗画家徐扬的《姑苏繁华图》中,我们可以见证乾隆年间(1736-1759年)苏州城的繁盛景象。旅行不仅是现代产业的产物,而是在明清时期就已经非常兴盛。文化讲座“明清时期旅游活动的兴盛与旅游文化的建构”由巫仁恕博士撰写,展示了当时各式各样的旅游活动,以及它们如何融入士大夫文化之中。

从元宵、端午、中秋等节日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江南地区许多大城市内与城郊附近发展出了许多游观景点,如装潢美轮美奂的画舫载人去游览江陵的秦淮河。这些园林通常在春天开放一个月,形成热闹市集,吸引众多游客。

庙会节庆在清末明初显示出种类多样化、活动频繁化及空间普及化,有些地区甚至发展成以城镇为中心,将城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型巡会节庆。农民生活圈子超出了“村”的范围,他们参与各种游观活动和庙会,这反映了江南商品经济发达,加深了小农经济与市场关系。

明清旅游设施也经历了商品化发展,从旅游手册到套票,都有着相当成熟的手法。寺院、饭店、酒家提供食宿服务;交通配套方面,出现了专门为旅游人士设计的沙飞船、火食船等;还有民间组织进香团,一起乘坐进香船去朝拜的情形。

西方人对中国旅游设施既有赞誉也有批评。在十六世纪耶稣会士来华传教时,他们惊叹中国马路平整、游船舒适,但到了十八世纪评价逐渐转变,对中国进行全面批评。这反映出欧洲人的观念变化以及他们对于中国强弱分析的一致性。

透过文字与图像呈现的地景往往被赋予主观文化意涵。江南文人的诗词和方志记载古迹名胜,“十景”,塑造了一种特定的地理形象,使得原本较不为人知的地方通过皇帝题字和赐匾提升知名度。此外,还有一些原本并不起眼的小地方,在文人的笔下成为声名远播的地方。

总结来说,“现代社会中的旅行业自二十世纪初开始成为重要社会动力,也成了现代生活的大象征。而在现代旅行业诞生之前,旅行早已存在于我们的历史之中。”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文化艺术在人类...
文化艺术是指那些体现和表达人类精神生活、审美情趣的各种形式,它们不仅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思想、价值观念,还能促进人们的情感交流,增强社会凝聚力。简而言...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九大艺术形式的...
九大艺术形式的发展趋势:从传统到现代的创意演绎 在当今社会,九大艺术形式——文学、音乐、戏剧、视觉艺术、电影、舞蹈、摄影、设计和建筑,不断地推陈出新,展现...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探索中华大地揭...
探索中华大地:揭秘中国各地艺术的多样面貌 中国是一个文化古老、地域广阔的国家,其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以下是对中国不...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画外音艺术的形...
画外音:艺术的形式,亦可称之为“创意无限” 什么是艺术的形式 艺术的形式,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和技巧表现出来的艺术作品。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