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政治制度与变革 > 民间故事杆秤的秘密

民间故事杆秤的秘密

从前的秤十六两一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

还在十六两一斤的年代,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字号“永昌”,另一家叫“丰裕”。

“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个多赚钱的主意。这一天,他把星秤师傅请到家里,躲开众人,对星秤师傅说:“我多加一串钱,麻烦师傅给星一杆十五两半一斤的秤。”

星秤师傅为了多得一串钱,就忘掉了行德,满口应允下来。老掌柜吩咐完毕,留下星秤师傅在院里星秤,自己就踱进米店料理生意去了。

米店老掌柜有四个儿子,都帮他料理米店。最小的儿子两个月前娶了一个塾师的女儿为妻。新媳妇正在屋里做针线,公爹吩咐星秤师傅的话被她听见了。

老掌柜离开后,新媳妇想了一会儿,走出新房对星秤师傅说:“俺公爹年纪大了,有些糊涂,刚才一定是把话讲错了。请师傅星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我再送您两串钱。不过,您千万不能让俺公爹知道。”

星秤师傅为了再多得两串钱,就答应了。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很快制成了,星秤师傅果真没把秤的变化告诉老掌柜。老掌柜曾多次请他星秤,对他的手艺信得过,当时就把新秤拿到米店使用了。

过了一段时间后,“丰裕”米店的生意兴旺起来,“永昌”米店的老主顾也赶热闹,纷纷转到“丰裕”买米。

又一段时间后,县城东街、西街的人也舍近求远,穿街走巷来“丰裕”买米,而斜对门的“永昌”米店却无人问津。

到了年底,“丰裕”米店发了财,“永昌”米店没法开张了,把米店让给了“丰裕”。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老掌柜心里高兴,出了个题目让大家猜,看谁猜得出自家发财的秘密。大家七嘴八舌,有说老天爷保佑的,有说老掌柜管理有方的,有说米店位置好的,也有说是全家人齐心合力的……老掌柜呵呵一乐,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咱靠啥发的财?是靠咱的秤!咱的秤十五两半一斤,每卖一斤米,就少付半两,每天卖几百几千斤,就多赚几百几千个钱,日久天长,咱就发财了。”接着,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钱星十五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说了一遍。

儿孙们一听,都惊讶得忘了吃饺子。惊讶过后,大家都说他不显山不露水的,连自家人都没察觉,就把钱赚了,老人家实在高明。老掌柜高兴极了,把胡子捋了一遍又一遍。

这时,新媳妇慢慢从座位上站起来,对老掌柜说:“我有一件事要告诉爹,在没告诉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应,原谅我的过失。”待老掌柜点头后,新媳妇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两串钱星十六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讲给大家听。她说:“爹说得对,咱是靠秤发的财。咱的秤每斤多半两,顾客就知道咱做买卖实在,就愿买咱的米,咱的生意就兴旺。尽管每一斤米少获了一点利,可卖的多了获利就大了。咱是靠诚实发的财呀。”

大家更是一阵惊讶,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老掌柜不相信这是真的,拿来每日卖米的秤一校,果然每斤十六两半。老掌柜呆住了,一句话也不说,慢慢地走进自己的卧室。

第二天吃过年初一早饭,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块,从腰里解下账房钥匙说:“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昨晚考虑了一夜,决定从今天起,把掌柜让给老四媳妇。往后,咱都听她的!”

省思

众人为秤,半两之差,心明如镜。做生意,“诚”为先,做人岂不如此?

媳妇相信报应,不愿看到亲人受苦,所以就自己承担了下来。当你的亲人在做傻事,在伤害自己,你是否愿意为他承担呢?承担他人的过失,有的时候并不需要条件。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李岩的故事明朝...
在那个战乱频仍、天灾连连的时代,一个叫做李岩的人,却以其慷慨好施和豪爽大方的性子,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平凡的一笔。他的名字并不显赫,但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却让他成...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黑客帝国揭秘盗...
盗号器2013下载:黑暗角落的数字掠夺者 在当今这个高度发达的技术时代,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软...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历史知识-揭秘...
揭秘中国25个朝代的兴衰变迁:从黄帝到清朝的辉煌与衰落 在历史长河中,中国经历了无数朝代的更迭,每一朝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制度。这些朝代虽然各不相...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明朝那些事的丰...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长达近三百年,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这一时期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不仅能够增进我们对历史的认...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