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吴伟渔乐图中的脱脱社会的和谐映照
我在欣赏明代吴伟的《渔乐图》时,深感其对湖山相接、渔艇栖泊的港湾景致的精妙描绘。画面布局简约而不失细腻之美,近处几块嶙峋的山石和数株偃蹇的老树,与三五只泊岸的小船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人文景观。远处是那溟蒙色的峰岭,让人仿佛能够触及天际边缘,S形构图巧妙地将近、中、远三重景观交织在一起,使得画面显得既曲折起伏又虚实相生,不仅没有给人以迫塞之感,而且还充满了层次感和深远感。
整体上,这幅画展现了江南渔港之美,是一幅活泼生动的情境艺术。我知道吴伟(1459—1508),他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大师。他字次翁,又字士英、鲁夫,还号小仙,是江夏(今湖北武汉)出生的,他的一生中有着许多值得纪念的事迹。在孝宗时期,他曾被授予锦衣卫百户以及赐予“画状元”的特殊称号。这一切都证明了他的才华与地位。
吴伟从小便对绘画情有独钟,在龆龄流落至海虞(今江苏常熟)期间,他收养于钱昕家,并与其子共同生活,那时候他就开始悄悄练习绘画。当钱昕看到他的作品后,就惊叹道:“你似乎已经是个当真能作画的人!”随即为他提供了笔墨和书籍,为他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弱冠之年,他来到金陵,那里他的名声迅速传播开来,最终成为了一位享誉千古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