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政治制度与变革 > 明朝为什么将长城的终点设在嘉峪关

明朝为什么将长城的终点设在嘉峪关

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西域是汉代以来人们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根据《汉书·西域传序》的记载:西域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面止于玉门、阳关而与汉接壤,西面则以葱岭为界。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今中国新疆轮台县东南)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这一管理模式以及相关政策,因为有效保证了边疆各族人民和中原王朝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所以成为了历代中原王朝统治者效仿的范例,比如唐朝就曾经设立过安西、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

然而自安史之乱爆发,李嗣业奉诏率安西都护府精锐内调平叛开始,到清朝彻底降服准噶尔汗国为止,在此期间,最有可能重新进驻西域的是赶跑元顺帝的大明王朝。大明王朝虽然有过太祖八征沙漠和成祖五征沙漠的壮举,但其自始至终都没有产生过任何将西域收入囊中的想法和行动,这是为什么呢?

明朝的军事重心在北方

明朝建立后,由于退居漠北蒙古势力依然是明朝最大的威胁,即“边境之祸”,所以为了对付时时刻刻在北方虎视眈眈敌人,大明根本无暇 西顾;因此,大明对待 西域诸国往往采取以安抚为主管制为辅政策寄希望他们可以有效牵制住鞑靼瓦剌等胡戎势力的南下脚步。

收敛性的治边思想

大明治边思想是收敛性的。朱元璋开创的大明是一个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 朝代,所以其为了维持庞杂官僚集团往往采取向内紧缩的手段应付纷至沓来的内部问题。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闰九月颁布《皇祖训》中,大明太祖朱元璋告诫后代子孙:四方诸国和部族,都偏居一隅之地,与我国隔着崇山峻岭和汪洋大海。得到他们的人民和部族亦无法实施有效控制与管理。所以我的后世子孙们绝不可以依仗国家力量去讨伐四方请夷,只能防守而已。

缺乏正确的 西观

长久以来整个大 明上下,无论士绅百姓都缺乏一个正确 的观,而这种情况发生与人们 对 的刻板印象有关。自古以来生活在 中原膏腴之地的人们,对 的认识停留在“戈壁千里”、“凄凉荒芜”、“民风彪悍”之上,他们片面认为 是野蛮无知又自大的,因此都是未开化。而且 地处欧亚腹地气候干燥昼夜温差极大非常不利于居住耕种,使得 中原 之士认为那种地方是不值得经营当然也不值得占有的。

由于 中原 和 的巨大差异也深深影响着 大 明官民 的 观,同时文化经济差异使得信奉儒家思想的大 明官民抵触,更增强了他们不愿染指 ’s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大 明 统治者践行着太祖“怀德待礼”的祖训,他们普遍认为中原王家的 北 边界终点就是 玉门 关 嘉峪 关以外的地方都是外藩,而经营只是确保陕西省甘肃省安全而已,所以从未将置入版图。这就是 为什么 将 长城 终点 设 在 嘉峪 关的一个幽默解释!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明朝继承人朱祁...
朱祁镇的登基与挑战 朱祁镇,名弘夔,是明成祖第六子,在明朝历史上,他是继承人的第三位。由于其兄长的早逝,他在年幼时即被立为储君。但面对权力斗争和内外交困,...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明朝的建立是如...
在中国古代,政治变迁频繁,而每一次政权更替都对国家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明朝的建立和其随后的历史进程,是中国近千年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篇章。朱元璋统一了...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刘国能为什么朱...
刘国能:闯塌天的逆袭与忠义终身 早在崇祯年间,陕西延安人刘国能以“闯塌天”之名闻名于世,他是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曾多次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并肩作战。...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回响古韵探索中...
回响古韵:探索中国历史故事免费听的奇妙世界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追求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其中,中国历史故事免费听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能...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