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政治制度与变革 > 晚明文士爱蹭饭明朝之所以名为明是因为它照亮了历史的篇章

晚明文士爱蹭饭明朝之所以名为明是因为它照亮了历史的篇章

文士们虽然脸皮黑厚,但他们的心灵敏锐,其耻感比其他人强烈,大多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但在晚明,这一规矩似乎例外,他们喜欢举办派对,欢迎财主家来白吃白喝。在这些派对中,有钱人家邀请文士和妓女共享美酒佳肴,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更是大开宴席,宾客盈门。

有金銮者原本准备在家里办喜事,却选择到别人的家蹭饭,他解释说:“家里的筷子哪有外面的好啊?”有些文人如王伯稠,不仅不参加科举考试,还乐此不疲地写诗混迹于酒局之中,只要有人搞派对,无论是否请他,他都会带上一张嘴再带上一副肚皮,在别人的家的宴席上大快朵颐。

王伯稠身材高个子八尺才气勃发,但他常常不带分毫去别人家吃饭。他会唱歌、做诗或只是闷吃,不管是熟人还是生人,只要有人摆满桌,他就会毫无顾忌地上桌,一边吃一边发出嘎嘎声。一旦餐毕,便拿起筷子走人,从始至终,没有听见他吱过一声。

王伯稠有一首《凤凰》诗,以自喻:天外有凤凰,独立自徘徊。渴饮沆瀣浆,饥餐昆仑芝。这类做法,在其他朝代难得一见,为何晚明如此?百鸟安敢猜?

在晚明,每个王伯稠都像这样,他们既不考取功名也不追求资产阶级的地位,而是一边写作卖画,一边混迹于缙绅间或奔趋于财主家,或与朋友相聚谈笑风生,比如吴扩的人品并不低下但“以布衣游缙绅间”,吐音如钟,不因面包而奉承财主缙绅,却能傥论花晨月夕、诗坛酒社等等。

林春秀虽穷却爱喝酒,要么就去蹭酒喝,他友郑铎天天给他喝酒,让他醉后狂骂,对郑铎毫无愧色。三十年如一日,这种奇情怪味又奇妙,又令人敬佩。文人们与富户之间、寒士与缙绅之间存在着不同朝代的融洽关系。

商人们赚钱后愿意分享,与文人才心交往,“即阀阅之家,不惮为贾”。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既商亦士,他们赚了些钱,为富而仁,与文人才相互尊重。这一切都是因为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商界地位提升,同时也抬高了文化艺术的地位。

甚至连思想家的阳明先生(王守仁)也认为:“士以修治,农以具养, 工以利器, 商以通货。”将四民平等看待,将财富视作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这样的观念反映出晚明社会的开放态度和多元文化特征。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小米和爷爷和爸...
是什么让一场简单的宴会变得难以忘怀?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的小米、爷爷和爸爸决定举行一次特别的家庭聚会。我们都知道,这将是一个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天,因...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明朝那些事儿目...
明朝那些事儿:目录的时空之旅 明朝那些事儿作为一部历史巨著,通过对明朝这一时期的深入探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历史视角。它以清晰的目录顺序展开,从政治、...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元朝政治制度与...
元朝政治制度与经济管理体系研究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草原帝国,其政治制度和经济管理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元朝政治制度与...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宋朝从南方的北...
宋朝:从“南方的北方”到世界舞台上的主角 一、序言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宋朝以其独特的文化、政治和经济成就,被后人誉为“华夏文明”的巅峰时期。它不仅是...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