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谜揭秘皇帝的职业教材(图)
在当今的视角下,皇帝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极其高超的技能。然而,这种职业并非人人能掌握,因此,皇帝的职业培训成了一大课题。尽管文化基础课程,如四书五经,由名家硕儒主导,但实践环节却面临诸多挑战。不能让一位老皇帝退休三天来为预备役皇帝提供专业实践指导啊!或许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有些聪明的皇帝想出了一个创意:编写一本关于如何当好皇帝的案例书,以古代为鉴,学习如何行使这一职责。
明代宗朱祁钰就是这样做过。他编写了《历代君鉴》,这本教材由林文等臣僚于景泰四年(1453年)开始筹备,并在宣德五年(1430年)的探花林文主持下完成。这本教材虽然以朱祁钰之名出版,但实际上他只是担任招标人和验收者,而不是真正参与编写。在这个过程中,他扮演着雇主和评价者的角色,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他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特殊人物。
朱祁钰生长在宫外,从小就没有接受过成为皇帝所必需的专业培训。但是在英宗被俘后,他突然被推上了王位,在紧急的情况下接管了国家事务。他重用忠诚的人才,并召回朝廷里的官员。在担任皇帝四年的末期,他命令大臣们撰写《历代君鉴》这本速成教材。这本书很快完成,它对朱祁钰来说是一个满意的结果,因为它证明了他的决心和愿景,也促进了他的信任关系,与那些参与编纂工作的人士如左春坊左谕德兼修撰林文取得了提升。
《历代君鉴》分为50卷,每一卷都详细记录了一位历史上的某个著名君主,他们的事迹被作为榜样展示给新一辈统治者学习。由于时间紧迫,该书主要通过摘录现有的历史资料进行编辑,比如宋仁宗的一段故事,就来自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的续篇每个典范性的行为前,都附有“善可为法”的注释,这句话出自司马光创作的《资治通鉴》,表示这些行为值得效仿。而最后部分则引用史家的评论,为读者提供进一步参考。
总结来说,《历代君鉴》是一部旨在教授如何行使帝国最高职务的大型案例式教科书,它体现了当时对提高皇室成员职业技能与修养水平的一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