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政治制度与变革 > 土木堡之变揭秘皇帝的职业教材(图)

土木堡之变揭秘皇帝的职业教材(图)

在当今的视角下,皇帝不仅是一种职业,它要求极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因此,皇帝的职业培训成为了一个重大问题。虽然文化基础课程如《四书五经》由名家硕儒教授,但实践环节面临挑战,无法让退休皇帝短暂回归担任预备役皇帝进行实际操作。此情此景,有些皇帝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编写关于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皇帝的案例教材,以古代为参考。

明代宗朱祁钰就编写了《历代君鉴》,这本教材由明宣宗时期的探花林文等官员于景泰四年完成。据推测,代宗可能扮演着招标人的角色,而最终署名权归他所有。这本教材似乎有些奇怪——活到老学到老,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一个已经驾崩的人还要学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位代宗皇帝有其独特性格。

朱祁钰曾经参与过夺门之变和英宗复辟,他是宣宗第二子,被封为郕王。他从小没有接受过当上皇帝所需的教育。但是在土木堡之变中英宗被俘作为人质,瓦剌以此要挟明室,为绝瓦剌念想,他的大哥朱祁钰被推上了前台,当上了监国者,并且改元景泰。

尽管他是在紧急情况下接替职位,但是朱祁钰似乎对自己的职责很重视。在第四年,他命令大臣们编制了一本名为《历代君鉴》的速成教材。这本教材深受他青睐,因为其中的一位参与者林文后来升到了左庶子兼侍讲这个高级职务。而在未来的四年里,他将会面对他的弟弟英宗复辇政事的情况,这表明他对于加强自己作为一名领导者的技能和修养抱有积极态度。

《历代君鉴》共有五十卷,每一卷都是根据历史上的不同朝代选取若干个代表性的事件来讲述。由于时间有限,它主要依赖现有的历史资料进行摘抄编辑,比如宋仁宗天圣三年的事迹“幸南御庄观刈麦”,直接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每个事件之前,都会注明“善可为法”,这一说法出自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意在提醒未来的一线领袖,从这些好的榜样中学习,并避免错误发生。而结尾部分则附上史家的评价,如“史臣赞曰”、“史臣论曰”。可以说,《历代君鉴》是一部典型的针对成为一名合格领导者的案例式教程。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文化融合下的艺...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交汇与融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所承载的文化成就尤为显著。从版图辽阔到艺术精湛,元代展现了中...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宋朝发生的著名...
我眼中那座倒塌的金陵城:北宋灭亡的悲剧 在历史长河中,宋朝是一段辉煌而又动荡的篇章。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文化、经济繁荣与政治腐败交织的一幕...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宋国历史100...
从商鞅变法到南宋抗金:宋国百年风华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宋朝是一段辉煌而又动荡的篇章。从北宋建立到南宋灭亡,历经一百多年的时间,这个国家经历了无数波折与挑...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北宋统一局面与...
北宋统一局面与南宋的存续:探索宋朝大一统的可能性 首先,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赵匡胤建立了以南京为都...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