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其统治时期犹如一片宁静的湖面反映出元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之奠定的坚实基础
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号成化。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受命监国,朱见深被立为太子。
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夺门之变而复辟,朱见深再次被立为太子。其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代宗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时代风气清明,以宽免赋税、减省刑罚,为社会经济渐渐复苏创造了良好环境。
然而,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也不能说没有缺陷。在成化二十三年(1487)九月九日病逝,大庙号宪宗,被追谥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葬在茂陵的人物生平早年的记载显示,他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是一名未满两岁的小太子,却在父亲英宗不幸被俘后成为政治斗争的焦点。他曾先后两度失去和重新获得太子的位置,这些经历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使他口吃成了常态。
成化二年的都指挥使门达结纳东宫内侍王纶密谋由翰林侍读学士钱溥取代李贤辅政事宜,但最终遭到揭露并惨败。此事件导致门达及其同党受到处罚,而李贤则因为忠心耿耿地辅佐宪宗而得到提拔,并最终升迁至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的地位。
中期朝政方面,由于李贤与商辂等人的共同努力,加上对荆襄流民问题的重视和安置,如设置郧阳府,将流民用户籍形式固定在当地,以及设立郧阳巡抚,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难题,使得宪宗能够以清明、宽厚著称。但是西厂作为一个专制机构,最终也因腐败和滥用权力而被废除。这一切都说明尽管宪宗有其卓越的地方,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