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宋朝历史网
首页 > 政治制度与变革 > 明朝为何将长城的终点定在了那座传奇的嘉峪关

明朝为何将长城的终点定在了那座传奇的嘉峪关

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西域自汉代以来,便是人们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西域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面止于玉门、阳关而与汉接壤,西面则以葱岭为界。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今中国新疆轮台县东南)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并颁行朝廷号令,使得西域诸国与中原王朝之间的臣属关系得到完全确立。

由于安史之乱爆发后,大量精锐被调往内地平叛,因此中原王朝未踏足西域的大多数时间长达九百多年。在此期间,最有可能重新进驻西域的是赶跑元顺帝的大明王朝。大明王朝虽然曾有太祖八征沙漠和成祖五征沙漠的壮举,但其自始至终都没有产生过任何将西域收入囊中的想法和行动,这是为什么呢?

明朝军事重心在北方

明朝建立后,由于退居漠北的蒙古势力依然是明朝最大的威胁,所以为了对付时时刻刻在北方虎视眈眈的敌人,明 朝根本无暇 西顾;所以明 朝 对待 西 域 诸 国 往 往 采 取 以 安 抚 为 主 管 制 为 辅 的 政 策。

收敛性的治边思想

明太祖朱元璋开创的大明王朝是一个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朝代,所以其为了维持庞杂的官僚集团,往往采取向内紧缩的手段以应付纷至沓来的内部问题。因此,对外政策自然也受到这一收敛性影响,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扩张,而更多地倾向于防守和稳固已有的领土。

缺乏正确的West Asia观

缺乏一个正确的地缘观直接影响着大 明 王 朝 的 西 域 政 策。长久以来,无论士绅还是百姓,都缺乏一个正确的人文地理认识。而这种情况与人们对该区域文化相互隔阂有关。当时中原人民对于生活在戈壁沙漠间的人民拥有片面的印象,他们认为这些人都是野蛮、无知和自大的彪悍之辈,即未开化之邦。而且由于气候恶劣和文化差异,这些印象使得中原人民认为这样的地方是不值得经营,也不值得占有的。

综上所述,由于种种原因,大 明 王 朝 终 其 一 世 都 未 产 生 过 染 指 西 域 的 想 法 和 行 动,而只选择通过建立羁縻机构进行安抚,以确保陕西省及甘肃省安全,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一幅景象——长城终点就在那个传奇的地方:嘉峪关。

标签:

猜你喜欢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宋朝一览表-岁...
岁月静好:宋朝文化艺术与政治经济的综述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被广泛誉为“文治盛世”的时期。从960年至1279年,宋朝延续了近三百年的辉煌历程,其间涌现出...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明朝那些事儿揭...
明朝那些事儿:揭秘洪流中的英雄与悲剧 建立基础 在建国初期,明朝建立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朱元璋推行土地制度,确保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后续发展奠定...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明朝由盛转衰的...
明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 朱棣登基:明朝的命运重铸 朱棣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君主,他在1402年发动了靖难之役,推翻了其兄长皇帝建文帝,从而夺得了皇位。他的登基...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 追溯建文帝被废...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一个朝代,自洪武元年(1368年)至清兵入关之前一直统治着中国大陆。明朝分为多个阶段,其中有几个重要的皇帝,他们的统治对...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