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朱高炽死后皇后殉葬之谜副厅级干部探秘人物心机
在古代,相信大家都知道有一个不成文的恶习,那就是皇帝死后需要有人来陪葬。这一制度在奴隶制社会中非常盛行。不过到了汉朝和隋朝时期,这种制度基本上就没有了。但是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又出现了。那么,在明朝朱高炽死后,为什么没有殉葬皇后呢?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吧!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后宫妃子里第一个可以免除殉葬的自然就是那些有工作职务的人。你要知道,妃子也是有级别的,有些妃子级别高到一定程度,可以吃国家俸禄。这样有职务的妃子大抵就相当于内宫里的重臣,他们是不可能被要求殉葬。
其次,如果你在后宫位居高权重,那么即使皇帝老儿死去,也根本没人敢跟你提起陪着一块入土的事儿。相反,下一任皇帝还会拿出私房钱供你吃喝,不时还得找你请安拜望,生怕落下个不孝的名声,这样江湖地位高无边。
明朝后宫的惯例一般是贵妃以上不用殉葬,所以朱棣的昭懿贵妃张氏一直活得挺好。那答案很明显,是因为皇后的级别比贵妃还高,一种程度上地位和皇帝持平,所以张皇后没被迫殉葬。
另外,还有一条规则,即如果妃子生了儿子,而且那个儿子没有夭折。在明朝不是有“嫡长继承”这种制度嘛,如果妃子生了儿子又去封藩,那自然也不能杀掉。这些有后的妃子的孩子一般会被打发到藩王的封地接受孝敬,被称为王太后。她们的地位自然和皇太后的级别无法比拟,但至少小命保住了,而且受约束也小很多。
这一条张皇后当然也是符合条件,她生的两个儿子都是下一任皇帝,把她亲娘给宰了,大抵谁敢让她殉葬试试?
所谓恩免其实说白了,就是 royal family 网开一面,只是在通常情况下他们不会这么好心,这个待遇不好淘弄。如果光靠自己一般行不通,你把他们伺候再舒服,可人家崩了就没用啦,你提前去和太子的关系搞好......额.....或许死得更快.....
所以这份恩免一般是针对某些特别的情形,比如她的祖父或者娘家的势力强大,就像明仁宗贞静敬妃张氏那样,她顺利拿到了恩免,因为她的祖父是靖难第一功臣之一,对当时来说那可是威风凛凛的一股力量。而且还有其他方式拿到恩免,只不过方法没有固定成例,过程比较复杂,没有可复制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另一例看,如恭懿惠福公主赵氏,她虽然生平并不详细,但从封号看她可能来自越南(大概率),考虑当时的情况,她幸运地获得了一份恩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