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铁帽子王为何大都死在冬天
清朝入关后,紫禁城内外共有九位皇帝告别人世,其中三位顺势而逝于春节之际。他们是顺治帝福临、乾隆帝弘历和道光帝旻宁。除了这三位,在严寒的冬日,也有一些皇帝选择了永远休息,他们是康熙、同治、光绪和宣统四位皇帝。
除了年龄因素,同当时难以防治的传染病也与此有关:只活了24岁和19岁的顺治帝和同治帝,都死于传染性极强且在当时很难防治的烈性传染病天花,而冬天又是天花最肆虐的季节;光绪帝患的是结核综合病,这在链霉素没有发明前的清代,也几乎是不可能治疗的绝症。他死在冬季,是因为结核病再合并冬季易发的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遇到严寒天气,使本就虚弱身体更加不堪一击。
从清朝皇帝死亡原因来看,在当时医疗条件下,天花病毒和结核杆菌是人们面临最大挑战,因为人们还没有找到战胜它们的有效武器——牛痘疫苗和链霉素等预防及抗结核药物。至于一些老年臣工熬不过冬天,则是因为在严寒条件下,人的免疫力下降,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影响较大,从而导致老年人的衰弱与死亡。
因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医学上,都存在着许多未知之谜需要我们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过去,并对未来有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