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四大才女安史之乱的阴影下他们如何不忘初心
唐代中期的节度使权力极大,藩镇自行任命将吏,形成"家族化世袭"现象,这是唐廷最不愿承认的现实。安史之乱后,这种割据越来越严重。
唐玄宗在未作任何军事部署的情况下仓惶逃离长安,当时江山阻险,奏请路绝,整个王朝陷入无政府状态。为了应对危局,玄宗在内地设置了多个藩镇,以皇子遥领企图通过推行藩镇体制赋予地方军事自主权。
肃宗灵武即位后继续推进内地的藩镇化,以达到以藩制藩的目的。在河南、山南东道、江南东道等多个地区设置了新的节度使,加强关中地区安全和遏制叛军势力。此外,还有淄青平卢、郑陈等战略要地被设为节度使。
统计显示,在肃宗时期内地增设的 藩镇数量多达40个,其中关内、河南、山南、江南四道设置的最为频繁,其目的是阻止叛军蔓延和渗透,以及稳定局势。而淮南、三川等地区则相对少见,因为这些地区较为安定。此后,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5个新藩镇。
代宗时期虽对藩镇采取姑息政策,但并没有大幅增加新的设置,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维持。德宗统治期间,由于建中削藉战争和奉天之难,将河南省份调整得更频繁,同时在其他区域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最终导致大量新增加或废除各类封疆。但这并未解决根本问题,只是饮鸩止渴,最终走向灭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