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和国学网站共鸣之声
元代戏曲作家沈和,字和甫,以书法词翰并工于音律而著称。其创制南北调合腔的曲风,如《潇湘八景》、《欢喜冤家》,技艺精湛,流传至今。沈和生卒年份不详,但他的作品在江西地区广为传颂,有“蛮子汉卿”之称。
他撰写的杂剧共六种,其中包括《祈甘雨货郎朱蛇记》、《徐驸马乐昌分镜》、《郑玉娥燕山逢故人》、《闹法场郭兴阿阳》、《欢喜冤家》以及《潇湘八景》,但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已被后世所失去。
钟嗣成在其《录鬼簿》的吊词中,对沈和的才华有着深刻的赞誉:“五言常写和陶诗,一曲世传冠柳词,半生书法欺颜字。”这表明了沈和在文学、音乐以及书法方面都有着非凡的造诣。
朱权在其《太和正音谱》中,对沈和的话剧格势进行了评价,用“翠屏孔雀”来形容他的艺术风格。这不仅反映了他的才华,也展示了他对艺术形式多样性的理解与创新能力。当我们回望历史时,不禁会思考那些当事人的生活与心路历程,他们留下的每一笔每一句,都承载着时代的气息,让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份往昔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