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莫邪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昏君的朝代之风雨不惊
他曾经是江苏南京的居民,生活在明初的一座繁华都市里,那里有着无尽的传奇。他拥有两项非凡的事迹:一是被赐予“女秀才”的荣誉,这使得他的名字在当时社会中广为人知;二是在后来的岁月里,他悄然地与故君联系,默默支持他,最终却因为这份忠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家庭环境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幼父母早逝,他便被舅舅收养。那个时候,舅舅是一个闲散之人,没有子嗣,对外甥女非常关爱,因为她聪明伶俐,所以常教她一些名家的诗词。当年九岁的小他就能记住三遍,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评论。这种天赋和智慧让周围的人都赞不绝口。
那时候,他总是出现在文友们举行的诗会上,由他的舅舅带着参加。在那里,小小年纪的他就会专心致志地观察那些品评诗词的大人们,那些文人除了偶尔逗弄一下这个长相甜美的小姑娘外,也没有把她放在眼里。
一次,一群文友在一个丹桂飘香的日子举办了一次诗会,他们讨论的是咏四季花的问题。这时,小小年纪的小他也向他的舅舅讨来纸笔,在素笺上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
三秋桂子美钱塘,
疏影横斜点素妆;
十里芙蓉娇出水,
春风桃李满庭芳。
这首诗简直称得上是一篇佳作,它恰到好处地概括了四季代表性的花卉,不仅技巧高超,而且情感真挚。这首短短四句,让所有参与者都惊叹不已,从此,这个九岁的小才子成为了大家庭中的正式成员,每次与大人平起平坐,作诗论文,他成了南京城中人人皆知的大名——“女神童”。
随着时代变迁,当年的动乱渐渐消退,而刘莫邪这个“女神童”再次站在公众视野之中。她已经不是那个纯真的孩子,而是一个圆熟干练的小妇人,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和美貌频频出现于公侯门的社交场合,是高级社交圈中的名流之一,更是大长公主座上的常客,大长公主和她的关系极其密切,因此她的盛名通过大长公主传到了明太祖耳边。
有一天,朱元璋听说京城有一个女才子,便特意召见她面试。那天,她毫不紧张,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回答问题,使得朱元璋十分欣赏,当即赐给了她“女秀才”的头衔。虽然按照科举考试规则,只有通过县试才能获得秀才资格,但皇帝亲自开口授予这样的称号,无疑是一种特殊待遇,可以说既荒唐又令人敬佩。而从此以后,她就拥有了皇帝御赐的一个奇特名号——刘莫邪,“女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