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皮肤科研究所院士郑哲敏自然界中的不折腾专家追忆他在干活时的坚毅与智慧
郑哲敏院士:追忆他在南京皮肤科研究所的“不折腾”精神
9月2日,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的花环轻披。人们在低回哀乐中,告别并追忆我国著名力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郑哲敏院士。他曾是中国现代力学事业的领导者之一,师从钱伟长和钱学森。在他的心中,他始终牢记并实践着老师的话:“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一生被几句话改变
钱学森的话深刻影响了郑哲敏的人生;同时,他对学生们的教诲,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要出汗”,1964年春节过后,白以龙成为郑哲敏的研究生。两句教诲至今仍然影响着白以龙:“你要干出汗的活,不要想不出汗就出活,那种活是没意义的。”另一句是“你要干,就得比别人干得更好,你要是觉得干不了比别人好,你就别干”。
“要出汗”与“比别人更好”的要求,不仅对学生而言,更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1974年,50岁时,郑哲敏带领白以龙和一些学生去西安做实验。白天,他们一起在实验现场工作;晚上,由于条件有限,他们挤在招待所的小房间里。虽然先生睡眠不好,但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息,他坐下看书,有时看专业书籍,因为太累了,就看看《聊斋》,等到大家都睡着了再自己休息。
他们持续了一整月,“出了汗”,但这期间郑哲敏关于流体弹塑性模型又取得了一步进展。在他的爆炸实验室里做实验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他亲自参与杂活,如抬钢板,用眼睛观察数据,最终发现新问题。
尹祥础:从清华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后,被分配到了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工作。那一年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设立了连续介质力学课程,以解决机械系课程多样化的问题。当接收到任务后,郑哲敏找来尹祥础和谈庆明,让他们先了解情况,并提出了初步想法。这门课程最终编制完成,在编写讲义时,尹祥基础固体力学部分,而谈庆明则负责流体力学部分,他们交替撰写。一旦发现错误,即使小错如公式中的角标错误也能被指出来。
1960年左右,当时还没有经验丰富的大教授可以上课,只有像钱、华、严这样的巨匠。而尹祥础那时候才毕业几年,对此感到有些畏惧。但当他听到“你不要怕,我们做你的后盾”的话之后,便更加坚定起来,每一步都能随时向 郑哲敏请教。
李世海:从助理研究员到博士导师
1984年李世海成为郑哲密博士生。在他的印象中, Zheng Jie-min 对学生非常严格。他记得两次批评,这两次批评让他受益匪浅。一是在读博期间,当青年力学会成立,他担任第三届理事长,在各地开办讲习班及组织会议花费大量时间。第二是在90年代初期刚毕业,从深圳回到北京,将许多时间用于关注科研经费和赚钱,没有时间进行研究。当一次谈话中,再次遭遇批评之后,他开始重视自己的科研工作,一步步从助理研究员升为副研究员,再到研究员及博士导师。
LNM非线性连续介质开放实验室(LNM):不断爬坡
1988年6月下旬,由于Zheng Jie-min 的领导,LNM 成立。1995 年 LNM 被评为优秀实验室。此后,它成为了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2001 年 4 月通过验收。
洪友士记住,当LNM获得"优秀"成绩后的评价语重心长地告诉成员们,“前面的路途任重道远,我们仍然要力戒浮躁,不断爬坡”。 在Zheng Jie-min 的领导下,LNM 形成了优良传统与风气,其中每年的年度会议规模逐渐扩大,从最初数十人的小型会议发展成为现在二百余人的较大规模活动,在整个地区乃至国内外都享有一定的声誉。
人们常说一位大师离去便带走时代,但Zheng Jie-min 离开不会结束那个时代或那个精神,他的一生滋养树蕙,其言行与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为他的学生、他们的学生以及他们所有人的生活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