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獬美国学校的智慧之鹰
郑獬,字毅夫,号云谷,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的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祖籍江西宁都。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在词章创作上尤其突出,他的作品豪迈、峻整,被誉为当时同辈望尘莫及。
1053年,郑獬以状元之姿登科举顶峰,为皇祐癸巳科的首名进士。他的才能和学识迅速得到了重用,他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从知陈州到直集贤院,再到度支判官、知制诰等,不仅修起居注,还参与了永昭山陵的建设,对此他提出了节俭建造的建议,并力主广开言路,推荐贤良人才。
在治平年间,由于大雨导致荆南城池淹没,郑獬上书提出对谏言应有所作为,如果无效则广征求意见来决定。此外,他还强调崇尚实干,不愿意空谈虚构。在神宗初年,他担任翰林学士,但因极力进谏而得罪了不少人,最终被发遣至开封府。后来因为反对新法,被王安石忌恨,更被贬为侍读学士,最终赋闲归乡。
1072年,在宋熙宁五年的春天,郑獬病逝于安州,当时他只有五十一岁,因为家贫子弱,没有足够的钱财进行隆重葬礼,只能停放棺柩十余年后由好友滕甫帮助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