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我们不该像郑哲敏院士那样通过科研立项的方式干出汗水般辛勤的工作而是选择成为那些不愿意折腾的人吗
在那充满素花环的悲伤晨曦中,北京八宝山殡仪馆悼念了一位卓越的力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郑哲敏院士。作为中国现代力学事业的领军人物,郑哲敏曾是钱伟长和钱学森的学生,他始终铭记并实践着老师的话语:“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一生被几句话改变,郑哲敏的人生深受钱学森教诲影响,而他对学生们的教诲,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
“要出汗,不要想不出汗就出活”,1964年春节过后,白以龙成为了郑哲敏的研究生。在两句话里,“你要干出汗的活,不要想不出汗就出活,那种活是没意义的”,以及“你要干,就得比别人干得更好,你要是觉得干不了比别人好,你就别干”。这些话如同指南针般指引着白以龙前行。
“出了汗,比别人做得更好”不是仅限于对学生要求,也是他对自我的要求。白以龙回忆起1974年的西安实验时光,当时50岁的郑哲敏带着他和一些学生在西安进行实验。日夜辛勤,他们共度难关,一月之计,是他们共同努力的一个缩影,但这一个月里,郑哲敏关于流体弹塑性模型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爆炸实验室里,每一次实验都是艰巨而辛苦的事。“像抬钢板之类的小事”,即便如此, Zheng先生也亲自参与。他看似平凡却非凡,即观察现象、数据,再提出新问题建立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这就是“出的汗”的样子,这也是不同于众多人的发现与创造。
尹祥础,在195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工作。那一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并由钱学森先生倡议设立连续介质力学课程,以此解决机械系课程门类繁杂的问题。接到任务后,Zheng Qiqing找到了尹祥础和他的另一位学生谈庆明,让他们先了解情况,并提出了初步想法获得了钱学森和Zheng Qiqing认可。在Zheng Qiqing鼓励下,他们开始编制教学大纲和讲义。在编写讲义过程中,他们交叉撰写部分内容,“Zheng Qiqing看得很细致,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指出来了”。
到1960年,Zheng Qiqing找到尹祥基础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讲固体力 学课。当问及给谁辅导时,Zheng Qiqing回答:“不是给谁辅导,是你去主讲。”尹祥础惊讶失声,因为当时担任教授的是那些名气极大的教授。而面对这样的挑战,Zheng Qiqing安慰说:“你别怕,我们做你的后盾。”
李世海,在1984年成为ZhenQinging博士生。在他的印象中,ZhengQinging 对学生要求严格。李世海记住了ZhenQinging两次批评,这两次批评让他受益匪浅。一次是在读博期间,当青年力学会组织青年力量会议担任理事长花费大量时间;第二次是在90年代初期,将太多时间投入于赚取资金而非科研工作。在一次谈话中再次遭遇严厉批评之后,他决定更加专注于科研。一路走来,从助理研究员到副研究员再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ZhenQinging 不看重金钱,他取得很多科研成果几乎没有经费。”
1988年6月, ZhenQinging领导下成立了非线性连续介质力的开放实验室(LNM)并任其第一任室主任直至2000年。此后LNM被科技部评为优秀并2001年通过验收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洪友士记述道,在接受国家评估后的成绩公布后, ZhenQinging告诫LNM成员们,”前面的路途任重道远,我们仍然要力建立优良传统,不断爬坡”。
人们常说一位大师逝去带走时代,但 Zheng's离开不会让那个时代消失,他的一生的滋兰树蕙将永远留在人们心间,无论是他的学生还是他的追随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