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开创辉煌帝业长存
赵顼(公元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北宋第六位皇帝,也称为宋神宗。赵顼出生于濮安懿王宫邸睦亲宅,是宋英宗赵曙和宣仁圣烈皇后高氏的长子。
在继位之初,北宋面临着一系列危机:军费开支庞大、官僚机构臃肿而政费繁多,加上每年赠送辽和西夏的大量岁币,使北宋财政年年亏空。广大农民由于豪强兼并、高利贷盘剥和赋税徭役的加重,屡屡反抗。为了缓解这些危机,赵顼深信变法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他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废去元老,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新法措施分为三个部分: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和取士之法。新法刚一出台,便招来朝野间一片指责和谩骂,但赵顼对王安石表示支持,并罢退了一批对变法持否定意见的官员。在两派争议当中,赵顼先后起用了吕惠卿、章敦、蔡确、曾布等一批新人,以期有效地制定和推行新法。
然而,由于新法触犯了享有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因此,这次改革从一开始就遭到激烈的反对。这股反对力量得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神宗皇后的支持,同时也遭到了一些正直的大臣如苏辙、韩琦、司马光等人的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失去了王安石,最终仍旧无法避免失败。
尽管如此,在位18年的期间内,赵顼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如收复河湟,并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有所作为。但是,他最终因病去世于福宁殿,被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其陵墓位于永裕陵。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褒贬参半,有的人认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有能力进行改革,而另有一些则认为他软弱无力处理国家大事。此外,还有关于他的不信谗言严惩诬告的一段佳话,为他增添了正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