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历史名人源乾曜轶事探秘与后世评价
张源乾曜,唐朝著名政治家,其生平及其在位期间的轶事典故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作为一位进士出身的高官,他曾历任江南道巡察使、谏议大夫、梁州都督等职,716年被拜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但他与姚崇同时免官后,不久又复任宰相,并升任侍中。
然而,在他的仕途中,也有着不少争议和矛盾。729年,他被罢去侍中之职,但依然保留太子少傅一职,并封安阳郡公。他最终因病于长安逝世,被追赠幽州大都督。
关于源乾曜的一些轶事典故也值得一提。在一次唐玄宗打猎时不慎放走了一只白鹰,他便命京兆府官吏捕捉。这次事件可能会让皇帝对其失望,但源乾曜却以宽厚之心处理此事,没有怪罪于任何人,而是自己请罪,这显示了他的谦虚和自知之明。
后世对于源乾曜的评价也是多元化的。刘昫在《旧唐书》中认为他虽然能力强,但在政治上过于小心谨慎,对待重大问题往往保持沉默,不愿意发表意见。而宋祁则认为他性格谨重,为相十年但晚节温和,与时俱进,对待国家大计持宽松态度,有着较高的人格修养。
除了政务上的表现外,源乾曜还是一位文学家,其作品如《全唐文》中的三篇文章以及《全唐诗》中的四首诗,都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造诣。这些作品至今仍能见到其才华横溢的一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这位历史人物全面成就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