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㬎宋朝历代帝王顺序之末自然造化的弄人者
赵㬎(1271年7月2日—1323年5月),又称宋恭宗、宋恭帝,是南宋第七位皇帝,于1274年8月12日至1276年2月4日期间在位。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赵㬎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
在其父度宗去世后,由于幼龄未满,他由祖母谢太皇太后和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贾似道掌握了朝政大权,但元军攻破襄樊城后的威胁使得南宋处于岌岌可危之境。元军连续取得胜利,最终兵临临安城下,迫使南宋求和投降。
随着战事的发展,赵㬎被元朝封为瀛国公,并最终成为僧人。在忽必烈的支持下,他学习藏文并翻译了多部佛教经典。在晚年的诗作《在燕京作》中,他表达了对过去身份与国家命运的深切怀念及对元朝统治者的批判,最终触犯元朝,被赐死。
赵㬎生平经历了父亲度宗咸淳十年的去世,以及自己的即位与幼年时期下的政治混乱和战争环境。他的故事也反映出南宋末年的衰败以及对历史的一种深刻自省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