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怀仁黄梅戏旦行演员兼导演于社会舞台上传承黄梅戏歌曲艺术
我,孙怀仁,从1950年考入安徽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科开始了我的演艺之路,那时我是从表演出发,接受了严格的训练。1958年,我有幸目睹梅兰芳女士在安徽的演出,其中她主演的黄梅戏《打焦赞》中饰演杨排风一角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不仅让我亲眼见识到了她的精湛技艺,还亲自指导我化妆,并教会了挑花线动作,这些经历至今仍是我心中宝贵的记忆。
进入黄梅剧团后,我扮演过多种角色,从花旦到刀马旦,再到彩旦、老旦和娃娃生,每一个角色都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与严凤英、王少舫等艺术家合作时,我通过观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1980年,我进军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进行进修。在那里,我系统地学习世界各流派的戏曲理论,并且不断尝试自编、自导、自演,与同学们相互学习交流。毕业一年后返回剧团,就被安排去香港巡回表演节目。我回忆起那时候排练《龙女》,发现马兰个人的才华和魅力,使得她成为了最终确定的龙女,而后又继续执导了《风尘女画家》和《无事生非》这三部作品,被人称为“马兰三部曲”,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我自己艺术成长的一系列阶段,因为作为一名学者出身的人,对于如何帮助其他同行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表现手法有着独特的洞察力。
退休之后,即使身处晚年的我依然对黄梅戏艺术充满热情。我认为要想让黄梅戏持续发展,就必须始终不忘初心,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我们所传承的手感。我坚信创新是必需,但同时也不能丢失本质。站在黄梅戏发展史上的关键节点上,我既是前辈们传授知识和经验的一个接收者,也曾给予新一代更多机会成为他们指引方向和支持力量,无论是在跟随严凤英、王少舫学艺,或是在给予如马兰、吴亚玲等人才指导,都是一段难忘而珍贵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