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豆瓣唐睿宗两次登基两度让渡天下
,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690年让位于母后武则天,被封为皇嗣。公元710年再度即位。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载去世,享壽五十五歲,庙號唐睿宗,谥號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葬於橋陵。
生平早期经歷龍朔二載六月一日(662)李旦出生於長安蓬萊宮含凉殿,是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的幼子、唐中宗同母弟。当時十一月十八日即封殷王、遙領冀州大都督、單于大都護、大將軍。此後,他多次更改封号,並曾被徙為豫王、冀王相王等。在政治上,他曾兩度讓位於兄長或母后,但始終保持謙恭的態度,以求保全自己的人身安全。
第一次讓位於母亲是在武則天废黜长兄李显为庐陵王之后,当时他以豫王之身份取代了兄长,并在684年的春季被立为新君。但他的权力仅限于名义上的,而实际上的统治权掌握在武则天手中。他虽然不能参与国家的大事,但还是能拥有自己的妃嫔和儿女,而且还能够参与一些宫廷仪式。
第二次讓位於皇兄是在圣历元年的三月,当时他因为“称病不朝,请让位于中宗”的请求而推让给了当时被召回宫中的哥哥李显。这一次推让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猜疑,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与哥哥之间的矛盾,这样既保护了哥哥,也有利于自己的安全。
无论如何,每一次的让步都体现出了他的谦逊和识人能力,最终使得他能够顺利地保住生命并且没有遭受重大的损失,即便是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也能保持平稳的心态,不轻易触动危险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