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民间故事探秘漳州诏安的猫仔粥与自然之谜
我记得猫仔粥是客人来时就立即煮的,特点是快速且利落,味道鲜美可口。当食客在桌边坐定后,摊主就会迅速地在小锅里放入清汤,再加入预先蒸熟的白米饭,以及鱼片、肉片、肝脏、虾仁、牡蛎和香菇丝等新鲜配料,然后用猛火煮沸,直到清汤滚过再调上胡椒粉、香菜和蒜油,不到五分钟,就能制作出一碗热气腾腾且香气四溢的“猫仔粥”。那么为什么它被称为“猫仔粥”呢?
据说,在清朝年间,有个官宦家庭的祖母太夫人管理家务很严谨,她有三对儿子和媳妇以及孙子女十几口,都遵循着家规,不敢越轨。长孙成婚后,他的妻子过门三天就开始下厨房料理全家的餐食,但她只能吃剩下的残羹剩饭。
长孙不忍心让爱妻持续这样生活,便想出了一个妙计。他买了几只猫养起来,每天借口说要给它们做“猫仔粥”,实际上则是在厨房里用鱼、虾和肉等材料快速地为新婚妻子准备新鲜可口的饭食。
有一次,当长孙刚做好稀饭并放在桌上时,老太夫人突然走进厨房检查情况,她脸上的表情充满了惊讶,并问道:“你在这里忙什么?”长孙机智地回答:“我正在做‘猫仔粥’,用剩饭和菜肴喂给我们的猫。”因为他们确实养了一些宠物,而老太夫人也因此相信了他的话。
由于制作“猫仔粥”需要紧张工作,用滚烫的汤水涮动各种配料与米,加之使用高质量食品,使得这顿简单的小吃既香又美,让新媳妇非常喜欢,小夫妻俩的情感更加深厚。时间流逝,一段时间之后,这位媳妇也成为了婆婆。在她的丈夫去世后,她也成为家中的掌舵者,带领着众多孩子成长起来。当她庆祝自己五十岁生日时,她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沉思良久,最终提到了那份经典美味——“猫仔粥”。
当时,当事人的丈夫询问她是否还有其他想要尝试的事物,而她回忆起过去,那种秘密制备而未曾公布的情谊,就此决定要尝试一次。而他随即前往厨房执行这个计划。从此,“猫仔 粥”便传开了,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顿简单快捷的小吃,更是一份珍贵的情感寄托,因此被广泛传播开来。在闽南地区,它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一道传统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