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束如同清风进宫含冤十八载(图)
在明代的政府架构中,有一个言官体系。言官由御史与给事中两部分组成,御史供职于都察院,是朝廷的耳目,在都察院之外,还有一个与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部)相对应的建言、评价与监察系统,叫六科,给事中供职于六科。言官的官阶不高,但职责重要而神圣,其中首要职责是“规谏君主”,对皇帝与内阁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明代言官数量很大,对规谏君主和权奸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他们也常受到酷刑,这些情形让当代人难以想象。皇帝处罚言官,最重的是杀戮并陈尸街头,其次是长期监禁,在诏狱中受尽折磨,最幸运的是贬官削职,老死家乡,不多有人得以善终。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天空出现彗星,被称为扫帚星,嘉靖帝下诏求直言,有位南京御史冯恩直说这三颗扫帚星是朝廷中的三个人,要除去这些人才能除掉天上的扫帚星。不料,他被逮捕关入诏狱差点死于廷杖,最终发配到广东雷州 六年后才遇赦回归乡里。
一疏带来十八年的牢狱
冯恩直说的疏文带来了八年的牢狱与流放生活,而沈束则因为犯颜直谏遭监禁十八年。此人名叫沈束(1514—1581),浙江会稽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当时任礼科给事中。当蒙古俺答率大军进犯大同时,他上书指出严嵩冒滥或悻蒙忠勤反捐弃,这何以鼓励士气激发军心?然而触犯了嘉靖对俺答首鼠两端战和不定的对策,便将他投入诏狱,不久刑部上奏说他只是奏事不实,并无大错,可仍被加重处罚至廷杖之刑关在诏狱之中。
妻子吴氏从松江府上海县来到京城,一日三餐需家属送去。他的儿子十三岁跪午门外替父请死,使嘉靖左右为难。在北京旅馆寄居,以纺纭织布供丈夫衣食。他坐牢18年,其妻张氏觉得冤案有转机,就上书请求替夫服刑,但未获允许。一偶然机会使得沈束得以出狱,因为喜鹊叫声引起了他的话语,被视作“监帖”呈报给嘉靖,从此释放了他回到家中的父亲已故,他小妾潘氏当初为了生子而娶入门,现在四十余岁尚未圆房。
尽管如此,大权相严嵩撤职后,让其服刑36岁至54岁时,再度提出了请求,但未能得到释放。而在一次偶然事件下,他最终获得释放。这段经历表明,即便长期监禁,也无法遏制进谨之风。在之后的一系列血腥打击政策下,没有一人能够真正遵守这一规定,而每一次强力打压只不过是在推动更多的人站出来说话真话和正义。最著名的是太仆卿杨最被判死罪及百般凌辱;还有御史杨爵因《隆治道疎》而被逮捕致命;还有许多其他勇敢的臣子,他们虽然身负沉重苦难,却依旧坚持己见,用生命证明了自己的信念。而这些故事,都留下来传递着一种力量,那种力量足够深刻,以至于即便面临死亡威胁,也没有让任何一个人退缩下去。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那些英雄人物留下的遗产,它们成为我们今天所继承的一部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们始终保持着永恒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