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朱祁镇战神之问于自然
张仲景,名机,以长沙太守闻名于世,其生平与《伤寒杂病论》之书。据传他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他自小好学深思,“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十岁时已读多书,尤其是医学书籍。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特长,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果然,他成为了“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在东汉末年的混乱年代,“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荒废,人民饥寒交迫。瘟疫频发,其中洛阳、南阳、会稽疫情尤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目击此景心伤,“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于是,他致力研究医学,用以解脱人民疾苦。
张仲景尊师事人,对宗族中的医者张伯祖拜为老师,不仅学习了他的医学知识,也继承了他的医术。何颙赞叹:“仲景之术, 精于伯祖”。
他对古代医学著作如《素问》、《灵枢》、《难经》等进行细致研读,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前人的理论进行发展。他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并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
为了开阔眼界并交流经验,他到洛阳一带行医。在那里,他认识了文学史上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并发现王粲患病,但被拒绝治疗,最终导致眉毛脱落死亡。这次经历加深了张仲景对医疗责任感的认识。
尽管身为官员,但张仲景并不热衷官位,而是专注于总结临床经验,最终写出了《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又名《傷寒卒病論》,简称《傷寒論》)这部影响深远的著作。此外,还包括了一些针灸、温熨等治法,以及针对各种具体疾病的治疗方法。这本书系统地分析了伤寒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为后来的中医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历代学者对于此书做出了大量注释和阐述,有三四百种以上,此外还对亚洲各国产生重大影响,如日本、中朝越南等国。至今,《傷寒雜病論》的影响仍在延续,是中国医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