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哭戏全场全集陈素真荣登榜首演技触动人心
陈素真:这位一生坎坷的“河南梅兰芳”,以其不凡的艺术才华和坚韧不拔的人格魅力,留下了众多难忘的经历。从兰州到邯郸,再至天津,她的足迹遍布中国各地。然而,在她的生命中,有着许多未曾被人知晓的苦难与挑战,这些都是只有她自己才能真正感受到的。
陈素真是一位不会低头、不会弯腰、不会讲漂亮话,却又高傲挺立于戏曲界中的“真人”。在河南戏曲界,那里充满了才华横溢、德艺双馨的大师级演员,他们相互吹捧,总是笑脸相迎,无一不是完美无瑕的一张模子。这一切都让人感觉有些空洞无物,就像将“豫剧皇后”陈素真当作国宝般保护起来,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讽刺。
陈素真的流离失所,是那时期文化部门领导决策错误,也有一些在领导面前显得特别耀眼的地主家的小少爷在背后操纵。80年代,“五大名旦”的选拔过程中,陈素真名列第二,这是在河南部分领导认定的结果。而常香玉过世后,被追授最高荣誉《人民艺术家》,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文人的讨论,将常香玉定性为“豫剧皇后”,甚至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这让我感到恶心。我常会自问,我这个水平还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而那些文人们却敢如此放肆,不禁让我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一丝羞愧。
有识之士都知道,早在那个时代,陈素真的艺术成就已经被观众公认为是“豫剧皇后的称号”,更是在河南戏曲界成为第一个录制唱片的人物。在那个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的时候,即便上海百代公司主动到开封请她吃西餐,又给予金钱支持和唱片机会,都证明了她的艺术价值。他们看重的是她的艺术,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陈素真的艺术独特而非凡,它与众不同的个性也同样令人敬佩。她1994年回到了河南省任职一次豫剧丑角大赛评委,当她病逝于郑州时,只有年轻演员、爱好者以及一些文人前来吊唁,而没有来自同辈的大师们参与致意。这可能仅仅是嫉妒,也许连死去都无法摆脱这种情绪。(崔兰田先生对陳敬佩备至,但由于部门领导疏忽,他未能及时得到通知,从而错过了前往悼念的一次机会)。对于拥有良知的人来说,没有之一能够超越陳素真是第一位。如果再次有人提议排名,或许即使要用生命换取,也绝不能同意将陳素真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