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再芬黄梅戏选段程学勤黄梅戏音乐工作者的精彩篇章
自幼在安庆市怀宁县农村长大,程学勤耳濡目染于周围的黄梅戏表演和民间音乐,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深刻的兴趣。六岁那年,他偶遇一位瞎眼算命先生拉二胡,随着他走了10里路,然后独自返回,这次经历激发了他对音乐的热爱。
上中学时,程学勤每晚都坐在门口聆听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今安庆市黄梅戏一团)的排练声,这段经历加深了他的对黄梅戏艺术的理解与热爱。自学成才后,他很快学会拉二胡,并且因为技艺高超,被1954年初中未毕业时便被招进剧团担任主胡演奏。
1955年,程学勤遇到了著名作曲家时白林,对其作品《春香传》的创作充满敬仰之情。这份憧憬促使他开始尝试自己创作,以实际行动去学习乐理知识和系统化地了解黄梅戏。尽管缺乏正规音乐教育,但他的勤奋好学以及对音乐无尽热爱,使得他逐渐掌握并取得了一系列优秀作品。他从1955年的第一部作品《杜鹃》到2005年的电视剧《明月清照》,共计204部大、小合集,在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以惊人的产量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编曲者之一。
程学勤不仅在个人才能上有所建树,而且在专业领域内也享有一席之地。在1984年的首届省级戏剧节上,《渖婿招婿》凭借其卓越表现获得了一等奖;1988年,《公主与皇帝》的优美旋律赢得省级艺术节上的最佳编曲奖;1990和1992年,由他负责编曲的电视剧《黄山情》及《桃花扇》分别荣获国家级“金鹰奖”、“飞天奖”等多项殊荣。此外,《山乡情悠悠》更是拿下了“2000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
经过数十年的实践积累,程学勤将自己的经验融入到每一首歌中,使得每一笔调性、每一个旋律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底蕴。在老百姓的心中,他最为骄傲的是能够让人们喜闻乐见,而不是那些光鲜亮丽但难以触达普通观众的心灵的小确幸。他坚信,要想让作品真正生根发芽,就必须有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张,即使这意味着要保持原味,不追求流行趋势。
总而言之,程学勤用心呵护着这份来自土地、来自人民的情感,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让千古佳话继续绕梁,无论是在舞台还是在电视屏幕上,都留下了一道道璀璨夺目的痕迹,为后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