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女子一张令人恐惧的画像1272年1348年
元代学者虞集:一生探索儒家经典与政治智慧
在南宋末年,1272年3月21日,一位将要改变历史轨迹的人物出生了——虞集。他的祖籍是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而他自己则是在湖南衡阳的二月二十日这一天来到这个世界的。他的一生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学的深入研究。
从小聪明伶俐,三岁能读书,四岁时就开始学习《论语》、《孟子》、《左传》,以及欧阳修、苏轼等名家文章。这些学习让他在九岁时能够理解儒家经典的大旨。在十四岁时,他师从著名理学家吴澄,对儒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元朝统一全国后,虞集先在江西南行台中丞董士选府中教书。随后,他被荐入京为大都路儒学教授,不久又担任国子助教。他以师道自任,声誉日显,求学者甚多。在皇庆元年(1312年)至泰定四年(1327年),他历任太常博士、集贤院修撰、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集贤修撰等职务。
泰定帝时代,他不仅上疏提出关于学校教育的问题,还建议京东沿海土地开垦,以防潮水涌入,这些主张虽然未被采纳,但后来海口设立万户之计,就是采用其说。在文宗即位之后,他被命为奎章阁侍书学士,并参与编纂《经世大典》,共计880卷,是研究元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直到文宗及幼君宁宗相继去世,才得以告病回归崇仁。至正八年的五月二十三日,即6月20日,那位探索儒家经典与政治智慧的人于病逝于家。他谥“文靖”,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并追封为仁寿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