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比明朝大很多为什么国人仍偏爱明朝
如果我们深入研究明朝和清朝的领土面积,会发现清朝的领土面积大约比明朝多300多平方公里,这个数据是基于永乐年间的明朝状况。实际上,明朝的大部分时期,其领土面积并未达到如此广阔。今天中国的领土面积相比之下也要小一些,但这其中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
那么,为什么清朝能够拥有这么大的领地呢?今天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清朝疆域变化以及与明朝对比的情况。这可以说是清朝完成了中原和草原地区的一次统一,因此其领土面积才显著增加。
在明朝全盛时期,它仅控制长城以南汉十八省,这是一个由汉人主导的地方。而对于新疆、蒙古等地,明 朝实际控制力度较低,有时候甚至不如藩属国韩国那样强大。因此,在350万平方千米左右,该时代便接近于印度目前所拥有的国土大小。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地区也是这样,如西藏、新疆等,以至于现在这些地方都已经成为了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在全盛时期,清帝国则拥有极为庞大的疆域:北至西伯利亚、南到曾母暗沙、西抵中亚巴尔喀什湖、东至库页岛及西南达达旺地区,以及云南省南坎江心坡区域缅甸北部;东北抵外兴安岭;东南包括台湾澎湖群岛,最终总计达到1300万平方千米。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清代能够扩张到如此辽阔?
首先,可以说的是,由于整个时间段内,清帝国在亚洲东部军事力量具有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它将蒙古、女真与汉人的精锐力量联合起来。在魏源撰写《圣武记》中记载了几次以少胜多的事迹,其中最早的一个是在哈密,一位名叫潘之筹的人士带着200名绿营兵成功抵抗数千厄鲁特蒙古军队。
接着还有一次,在雍正年间,一位名叫韩勋的人士带着400人战胜数千苗族人,并且还有一次,他们只用2000人打败了数万苗族民众。而后他们又使用同样的策略,在乌蒙打败了一些苗族民众,并且在巴里坤用2000人的绿营兵战胜24000厄鲁特蒙古军队。此外,还有一个关于樊廷领导2000人的绿营兵击败3万厄鲁特蒙古军队的情节。在乾隆年间,他组织索伦精锐团结黑龙江一路穿越通过甘肃雪山高原进入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取得对廓尔喀(尼泊尔)军队的重大胜利。
此外,当1826年的张格尔叛乱发生时,当局调动伊犁八旗兵2,000人、乌市八旗兵4,000人、日本边防8,000人以及宁夏八旗1,800名士兵和陕甘绿营10,000余名士兵前线支援,从沙漠腹地背粮五十斤,每天行进五十里克服“羊肠”道路爬过高峰,将粮食运送到了前线。这显示出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由于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都展现出了战斗力的高度集聚性和协同效应。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大量各民族组成的联合作战,使得这些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能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整体力量,这种情况让他们能够在远离家园的地方取得胜利,而这些都是依赖所有民族与省份居民共同努力并支持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