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宋朝东京之主宋朝东京赵桓的都城
赵桓,宋朝东京的主人;宋朝东京,是赵桓的都城。
元符三年(1100年),赵桓出生于坤宁殿。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1115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拜开封牧,不久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钦宗与宋徽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驾崩于燕京,终年57岁,被尊谥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并葬于永献陵。
早在宣和七年的十月间,当金军南下进攻时,他父亲徽宗病倒在地,而他本人也因惊吓而昏迷不醒。在这危急关头,他写下了“皇太子可即皇帝位”的遗诏,从而使得他的儿子赵桓继承了帝位,这就是后来的钦宗。他在位期间,一直是优柔寡断,没有能力有效地应对外敌威胁,最终导致靖康之变的发生。
当李纲建议留守开封抵抗金军时,他一度犹豫不决,但最终决定留下并授予李纲全权负责防御。这一决定虽然没有改变结果,但表明他仍然有着挣扎求生的意愿。当禁卫军坚决要求留守保护都城时,他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最终取消离京计划。但此时已经晚,对策失效,加上牟驼冈失陷等一系列事件,使得最后的防线也被突破。此后,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被逼无奈地同意向金军投降,最终遭到了囚禁。在押送过程中,他与辽末代皇帝耶律延禧共同被发配至边陲小镇五国城居住,一直到1135年的春天,其父徽宗去世后,再次迁往更偏远的地方生活。
直到1141年的春天,由于高宗的请求,以及高宗母亲韦氏从北方带回的一些消息以及情感上的安慰,最终于1142年的秋天回到南方,与家人团聚。但他的生活在新的环境中依旧困顿落魄,即便如此,也没有丝毫反思过自己过去所做出的错误选择。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种宿命般的接受和忍耐,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个人生活中,都未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