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名士李商隐的墨香与诗韵
【家世】
李商隐,唐代皇族宗室的后裔,其祖籍河南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郑州荥阳。他的高祖李涉曾任美原县令,曾祖李叔恒(或称叔洪)曾任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录事参军,而父亲李嗣则在他出生时担任获嘉县令。
【生卒年考】
一般认为李商隐出生于元和八年(813),而卒年则因诗人晚年的行踪和创作而有所争议。根据《文选》中的记载,他二十五岁时写下了一篇文章,因此大部分学者推算他出生于元和七年(812)。
【早年生活】
在10岁前,他的父亲去世,他与母亲、弟妹们返回故乡。家庭贫困,他们靠亲戚接济。在家中作为长子,他承担起了撑持门户的责任。他还提到自己少年时期为别人抄书挣钱,以贴补家用。这段经历影响了他的性格和观念,使他渴望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家族命运,并努力承担起家族责任。
【应举之路】
尽管缺乏门第背景,但他仍然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仕途发展。他在文宗开成二年的进士考试中最终成功,这之前多次失败。在这期间,他也参与幕府活动,与权贵结交,为未来仕途打下基础。
【步入仕途】
考中进士后不久,令狐楚病逝。之后,王茂元聘请他成为泾原节度使的幕僚,并将女儿嫁给他。但由于牛党与其有交好,被视为“牛党”,导致其遭受排斥。此后,一系列官职变动,最终得以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一职,但随即调任弘农县尉,在那里遇到了困难并受到责难。
【晚唐诗坛地位】虽然过往经历坎坷,但晚唐诗坛上却是另一番光景。在杜牧与他齐名的大师面前,他凭借才华推动了唐诗再创新高峰,与温庭筠并称“温李”,风格浓丽构思新奇,对爱情题材尤其精妙,有些作品至今依旧流传广泛。然而,由于过分隐晦迷离,有人讽刺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最后抑郁寡欢而去世,其墓葬地点定位于故乡沁阳城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