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楷模杨永健书写之美如诗笔墨流畅似歌
杨永健书法艺术探索
2004年12月的一个下午,我收到了来自上海的《杨永健书法艺术选集》。一气读完,深受他的书法作品所吸引,点画沉着、结构精巧,每笔每划都显露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杨永健,1948年生于浙江海盐,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发员、上海市美育学会常务理事和国家高级美术师。他不仅在创作中不断探索,还致力于教育工作及基础理论研究。多次入选的展览,以及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奖”,证明了他在学术上的地位和成就。他出版了多本关于楷书和行草的教程,如《怎样写好楷书笔画》、《怎样写好行书》,以及其他相关著作。
杨永健的作品既传统又自有风格,不拘泥于古人,而是融合现代之长。这体现了他智慧的选择。在他的楷书中,可以看到晋唐之韵,北碑之气;而行草则自由自然,却透露出匠心独运。三方面——点画运作、结构间架与谋篇情趣——均经过深刻实践。
尽管我没有亲见过他挥毫,但从其作品看,他对手腕动作掌控得宜,使得每个字都充满力量,与“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相符合。
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提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这表达了一种审美观,即形式虽重要,但精神内涵更为关键。杨永健即以此为圭臬,将“形”与“神”并重,使每一字都散发出生命力。
作为上海市書畫院兼職畫師與書法協會主任,他一定忙碌无暇。但即便如此,他仍能找到时间进行自己的艺术探索,这也是一种智慧。而他的热情待人,以及不陷入世俗纷争,也是他坚持艺术追求的心态。(图源:《杨永健書法藝術選集》)